附二:《解读于丹》(第3/7页)

学生六:我记忆特别深的是我上本科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下课之后买了一包果冻,当时就是大家为了课间休息充饥。然后这时候就见于老师一个箭步冲下讲台,然后朝我们抢果冻吃。

主持人:有其师必有其徒啊,大妈看了刚才都乐了,说真抢果冻啊?

于丹:她也抢我东西,我那个办公室里边有好几只猴儿,都是不同的研究生送给我的,我们俩因为抢猴差点打起来,她非要抱走,我就是舍不得给她。最后妥协的方案是让我老公开车拉着她,最后去买了同样的猴。我的猴我还是留下了。

主持人:还有那个照片,她没说完,看你在一个树上趴着,真爬上去了?

于丹:嗯,那个爬树,因为我们一块出去玩儿,然后我看见树、城墙啊什么,都想鼓动他们爬。后来就爬到一半的时候,人家管理员就来了,说,你们老师呢?他们树底下那些人就不敢说老师在树上呢。

主持人:您在上面?

于丹:然后呢,我当时也不敢说。他们就在树底下,长得比较严肃的孩子里边找老师,反正找着谁就把谁给训一顿,我们那儿有比较老成持重的孩子就替我受过了。

主持人:你就趴在那个树枝上一声不吭是吧?

于丹:对。

主持人:人家孔子说了,长幼有序,为师者要有为师之尊严跟仪表。

于丹:对啊。

主持人:你这老师当得可跟他可不太一样。

于丹:其实我觉得我跟他们的关系是亦师亦友,为师的时候顶多是在课堂上,但是为友的时候更多,就是我们一起爬树的时候。所以我是觉得,每个人之间那种关系,都会有很多面在对应。

主持人:我看刚才女孩子还说了,有感情上的问题也会跟你讲,真的啊?

于丹:那我觉得是最大的一部分就是跟我来谈感情问题的,因为我身边的这些学生,她从十七八岁上大学,然后到二十六七岁博士毕业,就这一段时候是她们肯定要经历感情的时候,所以每个人肯定有她自己不同的心事来找你。这种时候呢,我有些学生就属于那种特别不讲理,推门就进,就是你手里不管在忙着什么,推门进来坐在沙发上就哭,你也不能跟她商量说换个时间,你刚说她就会说,我妈妈离得又远,那你不让我找你我找谁啊?然后你就让她说吧。其实我后来明白了,就是在更多的时候,你并不能给她出什么主意,你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让她从痛苦里边走得更远,她所需要的人就是安安静静地能懂得她,就是你就让她抱着哭一场,然后哭得你一身稀里哗啦的,她就很高兴地走了。

主持人:刚才听一个细节的时候,下面大家也在笑,说那女孩子说,于老师都会以她丰富的感情经验来开导我们。我们能理解,你觉得做老师真的可以把所谓的名字放下来,然后以一个人的方式再跟另一个人交流吗?

于丹:其实什么是老师呢?我有一个学生,她给我的一个小礼物,让我就明白什么是老师。一个小女孩儿,她在军训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面给我做了一个礼物,因为她想赶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她是自己一针一针地绣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绣,然后放在一个有机玻璃的罩子里面给了我。我当时看的时候没有看明白,看到是一个很优雅的一个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然后底下有一个鼻涕兮兮的小脏孩,然后举着胳膊,她抓着那个小孩的胳膊。我还问这个女孩,我说哎呀,她干什么呢,是给他打预防针吗?然后那个孩子就笑了,她说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后来我从那个玻璃罩子的后面抠出来一封信,叠得小小的。那信里面她跟我讲,她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那么在他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一直想要寻找到为他缝补翅膀的人。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嘲笑这些孩子的青涩、莽撞、唐突,能够包容他们,能够爱他们,能够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还记起天空。她说我遇到你,其实就是遇到了一个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