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解读于丹》(第4/7页)

主持人:我刚才在化妆室的时候,有一个大妈走进来,那位,然后走进来之后,于丹老师正在那儿化妆,她就递过来这么一个小橘子,我给带过来了,给于丹手里头,然后转身就走。我就把这位大妈给叫住了,我说您干吗给她这么个橘子?大妈特朴实,大妈手里还攥着另外一个橘子皮呢,说我就俩啊,我吃了一个我给她一个,然后转身就走了。我就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特别质朴的东西,但它就是能打动你的心,让我觉得它是什么。接下来我要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各位,你们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于丹提出,请。

观众一:于老师你好,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请问您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理解?谢谢。

于丹: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经典里面是有过多重解释的:有人解释就是说他歧视女子,认为女子由于眼界不开,没有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可能她们就是心智蒙昧,跟小人一样,有此一说。还有一说呢,说“女”和“子”都是指那种襁褓中的婴儿,就是指小孩儿难带。那么关于这个解读,经典的解读,学术上的解读,我们在这儿姑且不论,有很多解释。我自己的看法,我比较同意这么一说,就是这里的“小人”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说,女人和小孩子都是有着相同的心性的,有时候可能让男人琢磨不定。这句话说全了,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也就是说对女人和对孩子,你要是对她太好了,太宠爱了,她就对你不恭敬,“不逊”就是不恭敬;但是你要是不理她了,疏远了,又落埋怨,她就开始撒娇了,开始觉得你对她不好了。其实我觉得这个话呢,说得挺对的,也挺感性的,因为我觉得这个就是写出了一种女人的性情。其实一个女人如果说到什么年纪上还都有一股孩子气,这个女人就一定是幸福的。所以如果说这就叫“难养”的话,那我们顶多就说,孔夫子不太解风情了,觉得这个事有点费劲啊。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本身说出来的“近则不逊,远则怨”,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它不是一种性别歧视。

主持人:也可能会有人在电视机前已经不答应了,说女子与小人,“小人”这个词在《论语》当中一直与“君子”对立,大家都认为它的公意就是品行不端,或者说比较卑劣的人,你现在把它解释成小孩子,这是不是有点强词夺理?

于丹:有此一说,我刚才已经说了,有一说是把“小人”做小人,还有一说是把女和子跟小人都算做襁褓婴儿。关于这句话,其实所有的解读中都有不同的意思,好在我们今天在这儿说的不是《论语》,而是《论语》心得,就是每一个人本着你的心去有你的所得,你自己更在乎更认同的一种看法。用孔夫子对他学生在《侍坐》篇里说的话,叫做“亦各言其志也”,互相各不妨碍,我说的这话不一定是孔夫子最后喟然叹曰,说“吾与点也”那么说到老师心里,我顶多是子路的那个“率尔而对”,最后落一个“夫子哂之”,笑一下。但是那也是各言其志了。

主持人:孔子当年它是语录体,所以可能更多的也是种经验而不是逻辑,那男人如果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也许女人可以回一句,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所以很多话只是大家在一块儿,可能私生活里面聊起来的时候的俏皮话,那么千古下来在流传的时候就完全靠自己的心性去揣摩了。

于丹:对。

主持人:好,谢谢,第二位哪一位?

观众二:于老师您好,我在网上看到易中天先生对您很表示肯定,在他的博客上面也说了,就是于丹真棒。我就想知道一下,于老师跟易老师在私下里是不是好朋友?能不能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