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怡和洋行要让大淸亡国灭种,主意却是李钦出的(第5/22页)

“唉,功臣、忠臣,最后还不是兔死狗烹。到了功高震主之时,莫须有的罪名也要赐你一根白绫半杯毒酒,谁叫你挟了不赏之功呢?”曾国荃已然看过一遍,此时再看却依然心神摇荡,他相信大哥也绝不会无动于衷。

古平原冷眼旁观,见曾国藩木然不语,端着酒杯的手却在微微发着抖,满席人中,除了曾国荃,便是他最明白苏紫轩的用意,真是其来也渐,其入也深,看样子曾国藩已是心有所感,这可如何是好。

“他奶奶的!”鲍超边看边大碗喝酒,此时已经有了七分醉意,“替朝廷玩命,到头来他却要咱的命,真不是玩意儿!”他蹦起来,随手薅住一个商人的脖领,将他一把拽了起来。

“老子问你,要是湘军打仗,你肯不肯给湘军捐饷!”

那商人冷不防被从座中抓住,见鲍超凶神恶煞一般瞪着大眼,吓得面如土色,结结巴巴语不成声,其余商人都拼命把头低下,唯恐这些惹不起的大爷找上麻烦。

“啪”地一声响,众人悚然抬头,就见一只酒杯在地上摔得粉碎,曾国藩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他脸色铁青,冷冷地扫了曾国荃和其余人等一眼,沉声道:“要我死,拿把刀来岂不更是痛快,何必弄这些鬼鬼祟祟的东西!”

说完,他吩咐备轿回衙,拂袖而去,留下曾国荃不住地嘿然冷笑,楼上的人或呆若木鸡,或面面相觑。

回到总督衙门后堂,曾国藩只觉得头疼欲裂,左眼的老毛病也发作,又胀又痛,几难视物。薛师爷的长兄薛福辰是江浙一带的名医,他本人也略通医道,知道这是急火攻心,忙命人煎了莲子菊花茶,又用金针为其在太阳穴放了几滴血,曾国藩这才觉得略略好过了些。

“大人,九爷和鲍提督、杨提督他们还在外面候见。”

“不见。”曾国藩摆摆手,随即又改了主意,“叫老九进来,其余人我不见。”

薛师爷答应着出去,不一会儿又进来,为难道:“九爷说,都是湘军的弟兄,请大人不要厚此薄彼,要见就一道见。”

“他这是要气死我吗!”曾国藩轻易不动怒,此刻三角眼中射出两道寒光,煞是怕人,“依你看,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八个字闪电般从薛师爷心头划过,但他如何敢说出口,只能讷讷道:“九爷到底年轻,心气傲了点,想必对朝廷最近的做法有些不满,撒撒气罢了,不会有太出格的举动,大人也无需担心。”

“你错了。”曾国藩一语道破,“他是想当御弟王爷,搞不好还做着赵光义的美梦。可他志大才疏,偏又不知收敛,就拿今天这一出来说,朝廷早晚会知道,岂不是把我、把曾家、把湘军架到火上烤?!”

“大人,自古水能覆舟,亦能载舟……”薛师爷别看一直跟随曾国藩,可是在这件事儿上,他实在摸不透眼前此人的心思,试探地说了一句。“嗯?你是说湘军上下士气可用,你也劝本督借此机会谋逆吗?”曾国藩今天不同往日,一点情面不留,逼问得薛师爷心惊胆战。

“不、不……卑职岂敢。”薛师爷心知自古多少能臣异杰,卷到谋逆这种事里,大多没了下场,十九不得善终,他一句话也不敢再往下说,只得岔开话道,“方才属下出去时,古东家也请我通禀一声,说他想拜见大人。”

“让他进来。”曾国藩也不想一味纠缠此事,索性晾晾外面这些心里像火热炭球一般的部下。

等古平原见过礼,曾国藩强打精神笑道:“两淮盐场的盐务一向是痼疾,按你方才所说,可谓是一味良药,古东家不愧是圜匱奇才。”

古平原看起来心事重重,听曾国藩夸赞自己,竟然并未谦谢,他迟疑片刻,眼望面前这位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毅然道:“古某此来不为盐场之事,只是有两句话不吐不快,说完了但凭大人处置,虽死无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