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组织:上限未定(第6/13页)

公元前2250年:阿卡德、孟菲斯,35 000人,0.33分。参见“公元前2000年”一段。

公元前2500年:乌鲁克,50 000人,0.47分。参见“公元前2000年”一段。

公元前3000年:乌鲁克,45 000人,0.42分。参见“公元前2000年”一段。

公元前3500年:乌鲁克、苏萨、布拉克丘,8 000人,0.09分。乌鲁克和苏萨的人口数字纯属猜测,而非严格的估计。乌鲁克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发展得很快。公元前3500年时,该城很显然是最大的苏美尔人定居点,但依照目前已有的证据,我们无法非常准确地推算出其人口。苏萨的遗迹显示该城也是一座大城镇,但由于19世纪的考古发掘质量太差,我们也无法说出该城人口的准确数字。新近在布拉克丘进行的发掘表明,该城在公元前3000年时达到了10 000人,就此前2 000年的水平来说,已算非常大了——甚至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定居点。然而,至今没有更准确的估计数字了。

公元前4000年:乌鲁克、布拉克丘,5 000人,0.05分。参见“公元前3500年”一段。

公元前5000年:布拉克丘,4 000人,0.04分。参见“公元前3500年”一段。

公元前6000年:恰塔尔休于,3 000人,0.03分。

公元前7000年:贝达、巴斯塔、恰塔尔休于,1 000人,0.01分。耶利哥的规模也许差不多,可能还有一些大致同样规模的更早的定居点;梅塞尔斯(Maisels)认为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穆赖拜特有500~1 000居民。

公元前8000年:最早到公元前7500年前,西方核心地带恐怕没有任何定居点的人数能达到500人,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城市能达到我所确定的指数的最低分0.01分。

从姜寨到东京

表4.2 公元前4000~公元2000年东方最大定居点规模
年代 定居点 规模(人) 分数(分)
公元前4000年 姜寨、贾湖 300 0
公元前3500年 西坡 2 000 0.02
公元前3000年 大地湾 5 000 0.05
公元前2500年 陶寺、两城镇、尧王城 10 000 0.09
公元前2250年 陶寺、两城镇、尧王城 14 000 0.13
公元前2000年 酆城南水 11 000 0.10
公元前1750年 二里头 24 000 0.22
公元前1500年 郑州 35 000 0.33
公元前1400年 郑州 35 000 0.33
公元前1300年 郑州 35 000 0.33
公元前1200年 安阳 50 000 0.47
公元前1100年 安阳 50 000 0.47
公元前1000年 洛邑、酆京 35 000 0.33
公元前900年 洛邑、酆京 40 000 0.37
公元前800年 洛邑、酆京 45 000 0.42
公元前700年 临淄、洛邑 55 000 0.51
公元前600年 临淄、洛邑 65 000 0.61
公元前500年 临淄 80 000 0.75
公元前400年 临淄、曲阜、洛邑、新郑、舞阳 100 000 0.94
公元前300年 临淄、曲阜、洛邑、新郑、舞阳 125 000 1.17
公元前200年 长安 250 000 2.81
公元前100年 长安 375 000 3.75
公元前/公元1年 长安 500 000 4.68
公元100年 洛阳 420 000 3.93
公元200年 长安 120 000 1.12
公元300年 平阳、长安、洛阳、许昌、邺 140 000 1.31
公元400年 平城 200 000 1.87
公元500年 洛阳 200 000 1.87
公元600年 大兴城/长安 600 000 5.63
公元700年 长安 1 000 000 9.36
公元800年 长安 1 000 000 9.36
公元900年 长安 750 000 7.00
公元1000年 开封 1 000 000 9.36
公元1100年 开封 1 000 000 9.36
公元1200年 杭州 1 000 000 9.36
公元1300年 杭州 800 000 7.50
公元1400年 南京 500 000 4.68
公元1500年 北京 678 000 6.35
公元1600年 北京 700 000 6.55
公元1700年 北京 650 000 6.09
公元1800年 北京 1 100 000 10.3
公元1900年 东京 1 750 000 16.39
公元2000年 东京 26 400 000 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