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之火不灭(第5/17页)

各方面一片哗然,爱尔兰人成为英国人蔑视、仇恨和恐惧的对象。甚至在牛津城里,保王党也心怀不满,有几个军官离开纽卡斯尔勋爵的军队,向议会投降了。霍兰勋爵回到伦敦,他说天主教徒在牛津的确大有势力,良心不容许他再在那里逗留下去。贝德福德勋爵、克莱尔勋爵、佩吉特勋爵和爱德华·迪林爵士,都以同样的借口来掩饰他们的三心二意和胆小怕事。议会十分欢迎这些回头的人们归来。国王的行为变成大家咒骂和挖苦的对象,他们回想他刚刚才郑重发布的誓言,又回想他提出答复时盛气凌人的腔调,那时已有人抱怨宫廷与叛党私通消息了。人民得知在调回的军队里杂有大批爱尔兰天主教徒,居然还有许多女人身穿野蛮的奇装异服、手执长刀,就愤怒不止。国王不仅不为被屠杀的爱尔兰基督教徒报仇雪恨,反而收留那些万恶的凶手在军中。许多较为优秀的人士,本来没有群众那样感情用事的偏见,从此以后也深深恨上国王,有的是因为国王言行不一,有的是因为他重用声名狼藉的天主教徒。

查理很快得知这种情形,并察觉是议会在背后煽风点火。他认为无论何人,居然敢不以他的言词而以他的行动来判断他的动机,简直是侮辱。他在盛怒之下打发人去请海德来,他说,他曾在宣言中提到过议员们是议会的一部分,这未免给威斯敏斯特的反叛者太多的面子!国王认为,同意他们继续存在的法令,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因为一个国王无权取消自己实行解散议会的权利。无论如何,他们已经通过反叛放弃了所有权利,因此他想命人写一篇通告,宣告他们实际上已被解散,从而明文禁止他们集会,并严禁任何人承认他们是议会。海德听完国王这番话,十分惊诧,又很着急,只能答道:“我知道陛下已经周详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自己却还没有仔细考虑过,它需要很认真地考虑。我个人无法想象,因为陛下禁止他们在威斯敏斯特开会,他们就不再前往那里。陛下的严令反而会让许多已经脱离他们的人重新回去。也许议论中的法案会判无效,至少我希望它无效,但是这要等议会去宣布它才行,不然的话,无论什么法官,都绝不会宣布法案无效。有人指责说陛下想解散这个议会,想取消这个议会所通过的全部法令,其中包括许多对人民很宝贵的法令。既然陛下常常否认有这样的意图,就应该知道发布这样一个宣言会使多少忠诚善良的人民忧心。因此,我恳求陛下在实行这个计划以前再郑重思考。”

内阁大臣们几乎都表示同意海德的意见,查理虽然骄傲,但和这些大臣在一起时,就变得摇摆、胆怯起来。一旦有人表示反对,他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即使在他和自己的枢密顾问官们开会的时候,当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或不知道怎样结束令他不愉快的讨论时,他多半就会让步。他犹豫几天之后,放弃了这个想法。但此时有必要采取一些决定性措施,仅仅为了使保王党们保持警惕,不让议会在和平间歇期得到便宜,赢得早已不耐烦的人民的注意。有人提议说,既然议会的名义具有号召人民的影响,那么何不召集那些曾经退出威斯敏斯特的议员来牛津开会,用这个由国王出席的合法而正式的议会来反对他们那个叛逆又破裂的议会?查理不欢喜这个建议,因为一旦有议会出现,他就得听议会的建议,受它的势力左右,他认为这样有损于君王的尊荣。王后反对得更坚决,她认为一个英吉利的议会,无论怎样热心帮助国王,都不可能支持天主教徒和她所宠幸的人。但是,一旦大家知道有这个提议,就难以拒绝它了。保王党对它极其欢迎,甚至内阁也指出它的种种优点:新议会将议决以款项支持国王;当大家看到有这么多议员同威斯敏斯特议会脱离关系时,威斯敏斯特的议会将丧失名誉。所以,查理虽然心存不满,也只好同意了。当时大家的看法是,若打算解散一个桀骜不驯的议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立第二个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