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之火不灭(第6/17页)

这个措施最初在伦敦引起一番焦虑。他们听说保王党企图同市民们直接进行和平谈判,不要议会干预;又听说和约的基础已经商量好了,其中一条就是承认在伦敦办成的借款。议会常常不能按时付息,而国王则保证到期清偿。又有人揭露温和派与独立派想阻止苏格兰人进入英格兰,而且准备不惜任何代价摆脱长老会派的束缚。12月8日,皮姆病逝了,下议院议员们哀悼他们丧失了一个最老的,也许是最有用的领袖。他的才华虽不及汉普登,但是在私下的评论及公开的辩论中,对议会党功劳很大,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汉普登。他为人坚决、耐烦、能干,善于攻击对方,善于布置辩论或对策,善于鼓动人民的情绪,又善于取得摇摆不定的重要贵族们的支持。他几乎是各个委员会中最勤奋的成员,本党的决议案几乎全出自他的手笔,凡是别人想要规避的任务,他都慨然担任。总之,他不辞辛劳,不求名利,他把雄心壮志完全倾注在自己的事业上。他在得病之前不久,刊行过一本为自己辩护的书。它是专门针对主张秩序与和平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就好像他对过往有所遗憾,又怕将来有人会责怪他似的。他死了,与汉普登之死相同,一方面可以免受做出违心行动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免受违反过去一贯生活的痛苦。现在那些正在变改良为革命的人物,如克伦威尔、哈里·文、哈斯利格等人,不仅没有心怀恶意地指出这位维新老将晚年时略带迟疑的表现,还带头向他表示悼念和崇敬。皮姆的遗体停放了几天,以便成群结队的人们前来瞻仰,也为反驳保王党传播的他死于不体面的病症的谣言。有一个委员会奉命调查他的身后遗产情况,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他建纪念碑。全体议员为他送殡,几天以后,全体议员代他偿还了一万镑的债务,据说是他因国事积欠下来的。

当下议院议员们通过上文所说的几个提案时,市政公会派遣一个代表团来上议院,感谢议会出力,感谢勋爵将军的勇敢,在议会面前重新宣誓,表示愿为议会的神圣主张赴汤蹈火,并请全体议员赴会,以示团结(1644年1月13日)。

议会又恢复了信心。在牛津议会预定开会的那一天(1月22日),威斯敏斯特的议会点了名,上议院只有二十二个贵族到会,下议院却有二百八十人出席。缺席的人中,有一百人是奉议会之命出去办理公务。两院议决,不容许对他们的权利加以怀疑,他们将以轻藐的态度拒绝和对手们通信。2月1日,埃塞克斯转交给上议院一件不曾拆封的文件,是保王党军队的统帅福思伯爵送给他的。于是指派一个委员会来审查信的内容,委员会报告说这件公文并没有向议会说什么话,贵族院的将军只好将它送回原寄处。

原来这封信是聚集在牛津的四十五个贵族代表和一百一十八个下议院议员专门写给埃塞克斯本人的。信件告诉他,他们已经就任,并且愿意讲和,国王也有意赞成,希望他运用他的影响“促使信任他的议员们也趋向于议和”。这种说法针对威斯敏斯特的上下两院,查理已坚决不再承认他们是合法议会了。

2月18日,又有一封信送给埃塞克斯。这是福思伯爵请发通行护照给两个人,国王想派遣这两人来伦敦谈和。埃塞克斯答复道:“伯爵,若你写信来要求一张通行护照给两个前来伦敦议会的人,我将很高兴能够促成国王与他忠诚的、唯一的议会之间的真正谅解。”

查理发现他的对手丝毫不肯通融,反而庆幸起来,认为这样他身边的人就会寄希望于奋力一战。牛津的议会充分了解自己的弱点,对自己地位的合法性抱有怀疑态度,所以他们不敢再自称为议会,而且私下懊恼国王不准称威斯敏斯特的两院为议会,为议和的道路设置了障碍。这个议会力劝国王,请他无论如何退让一点,以缓和与伦敦议会的关系。3月30日,查理答应写信给两院,提议谈判。他信上的称谓是“在威斯敏斯特集会的贵族们和下议院议员们”,但在信里,查理说到“在牛津聚集的议会的贵族们及下议院议员们”,是与他们平等的一方。埃塞克斯派往伦敦的号手不久就带着议会的回信来了,其中说道:“当我们考虑陛下信内所用字眼的时候,我们对于获得和平,感到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悲观失望,因为你的词句将现在聚集在牛津的人(他们违反职责,背弃陛下的议会)置于和议会同等的地位。这个现存的议会,原是按照众所周知的基本法律召集的,是按照陛下所批准的一条法令而得以继续存在的,现在陛下反而不许以议会的名义称呼我们。但我们不能不恪尽职守,因此我们决定以我们的生命财产,保卫并坚持这个议会的正当权利和全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