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东方红太阳升(第3/4页)

“老仲,受苦了。”鲍叔牙亲自把管仲扶了出来。

“叔牙,惭愧啊。”管仲说。说起来,还真是有些惭愧。

“惭愧什么?一切不都在你当初的计划之中吗?我们俩分头把守,谁赢不是都一样?”鲍叔牙说,以为管仲是因为输给了自己而惭愧。

“不是因为这个,当初我们俩分头把守,早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我之所以惭愧,是因为召忽尽忠而死,而我苟且偷生,只怕召忽地下有知,会笑话我。”管仲不是为结果惭愧,是为过程惭愧。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老仲,你的才华,那是要为国家出力的,当然不能为一个人去死了。”鲍叔牙继续开导。

其实,这些道理管仲岂能不懂?他比鲍叔牙懂得更多,否则怎么总是当逃兵?问题是,道理虽然懂,到自己头上,还是需要别人说出来,这样就好像别人能理解自己了,有面子了,有台阶下了。

第二天,鲍叔牙下令大军撤离鲁国边境,回到临淄,先让管仲住在自己的郊外别墅,自己去见齐桓公。

“主公,坏消息和好消息,先听哪个?”鲍叔牙玩点悬念。

“坏的。”齐桓公挺紧张。

“坏的是你哥哥被人杀了。”鲍叔牙说。

“噢,这个消息是挺坏,”齐桓公松了一口气,这是什么坏消息?“那好消息呢?”

“我把管仲给你带回来了。”

“太好了,真是好消息,我要亲手宰了他。”齐桓公恨恨地说,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可是,你不能杀他。”

“为什么?我知道你们的交情很好,就为这个?”

“不是,是因为你能有今天,要感谢他。”

“为什么?”

“我来告诉你,让我来辅佐你,是他的主意;让我们逃到国外避难,是他的主意;知道无知被杀后我们尽快赶回临淄,那是我跟他做生意时学的;说服国、高两家的手法,那也是做生意的时候他教给我的。这么说吧,没有管仲,我们就没有今天。”

“那,他射我一箭,就这么算了?”

“主公,这么说吧,管仲的才能,那是我远远不能相比的。如果主公就想把齐国治理好,大家安居乐业,咱不惹别人,别人也不来惹咱,那现在这帮人马就行;可是,如果主公想要称霸天下,那非管仲不可。”

“是不是啊?”齐桓公有些不大相信,管仲能比自己的师傅还强?“好吧,先赦他不死。”

鲍叔牙很高兴,能够免掉管仲的死罪,他就已经很高兴了。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太急了不行。

三天之后,齐桓公发布命令,论功行赏,有的发财,有的升官。

国、高两家功劳巨大,各自分得好田好地若干,其余功臣,也都有封赏。

“老师,上卿一职就是您的了。”齐桓公要让鲍叔牙当总理。

“不要,说实话,给我口饭吃我就很感激了。至于说到当上卿,不是我不想当,是我才能不够,我的才能,也就是奉公守法,做个良民。”

“老师,您太谦虚。”

“不是我谦虚,是确实不行。”“夫治国安家者,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古。此帝臣王佐之任,臣何以堪之。”鲍叔牙说了一通,什么意思?就是当总理的这个人要能够让上级高兴,让下级快乐,让邻居敬畏,让外国鬼子害怕。这么说吧,就像炒股票,没有这个人你顶多是个大户,有了这个人你就能坐庄了。

“那你说,谁行?”齐桓公来了兴趣,远大志向是每个人都有的。

“管仲。”

“好,既然老师三番五次说他行,叫他来,我跟他谈谈,看看他究竟怎么样。”

“不行,俗话说: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你要请他,他就是上卿,你不能像呼唤个丫环一样呼唤自己的上卿。你现在给他什么礼节,也就看出今后给他多大的信任和权力。你要从内心里把他当做父兄,当做老师,恭恭敬敬请他。这样吧,主公从今天开始斋戒,三天之后是个好日子,主公亲自去郊外迎接他。”鲍叔牙给齐桓公设计了这样一个规格,比给一般诸侯国国君的规格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