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东方红太阳升(第4/4页)

“好,师傅,我就听你的。”齐桓公咬咬牙,认了。师傅这样不遗余力地推荐,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那时候齐桓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做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

齐桓公亲自到了郊外,亲自下车请管仲上车。之后,两个人同车进城,一路说笑。齐国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个跟齐桓公在一个车上的人是谁,一打听,原来是管跑跑。大家都很惊讶:管跑跑不是国君的仇人吗?

于是,整个齐国的老百姓都在感慨齐桓公的肚量。

来到朝中,齐桓公请管仲落座,之后开始了亲切的会谈。

“管老师,我有事请教。当年我爹在的时候,四邻敬畏,当时人称小霸。后来襄公继位,政令无常,荒淫无度,国势衰微。如今我刚刚登基,人心未定,四邻不服,我要富民强国,该如何做起,请老师指点迷津。”齐桓公开篇就问。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管仲开始了他的宏论,而这仅仅是开场白,这段开场白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

凡是拥有国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要掌握好四时农事,确保粮库充盈。国家富裕,就会引来更多的百姓。合理地开发土地,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大家都达到温饱了,也就懂得遵守礼节了。丰衣足食,也就会明白荣辱了。君主的行为合乎法度,亲朋就可以相安无事。国家的四维(礼义廉耻)发扬,君主的命令就可以很好地施行。

仓廪实则知礼节,这个伟大论断就来自管仲。

齐桓公一听,正点啊。鲍老师也会讲治国的思想,可是没人家这么系统这么简明啊,有一搭没一搭的,哪有管老师这么明白?我爱听。

“管老师,您说得太对了,具体点好吗?”齐桓公有兴趣。

于是,管仲鼓起了腮帮子,开始兜售他的思想,什么思想?管子思想。伟大的管仲有一整套的治国思维和办法,而这些思维和办法绝对伟大到可以称为思想。

三天三夜,连续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齐桓公都在倾听管子阐述他的管子思想,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几乎要说:“管老师,听君一席话,从此不读书。”

对话是用文言文进行的,可能还有山东土话。如果我们忠实地记录这些对话,难免晦涩枯燥。所以,我们以总结的方式来介绍这次对话的内容,而对话的内容归结为管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