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最后的边疆之外美国的新政(第4/19页)

图50 纽约帝国大厦。俯眺克莱斯勒大厦和皇后大桥。这张摄于1932年的照片的拍摄地点为纽约帝国大厦顶层。帝国大厦于1931年刚刚完工,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美国人可以从帝国大厦向外眺望,纽约现代主义的都市风景体现了纽约的工程技术和经济实力,在当时以及现在都常常被视为整个国家的象征。照片中央的装饰派艺术建筑是克莱斯勒大厦,这栋建筑于1930年完工,建成时也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没过一年就被帝国大厦取而代之(不过它仍然是纽约最让人惊叹的建筑)。照片拍摄者为塞缪尔·戈特朔,摄于1932年1月19日。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印刷品与照片部友情提供(LC-G612-T01-17578)。

当时的美国弥漫着这种乐观主义,充斥着一种新的炫耀性工业生产和内需消费,建筑业的急速发展只是一种对此的最明显的表达。20世纪20年代,美国也出现了许多现代服饰,虽然那些样式在如今看来早已寻常。当时的电冰箱、炊具和熨斗并不像如今一样大批量生产,但很快就会变得一样。1912年时,仅有16%的美国人家里有电,但到了1927年,63%的家庭已经有了电插座和新电器。理论上,美国人在当时已经可以用新发明的塑料盒将食物卫生地装起来,储存在新的冰箱里。但事实上,他们越来越爱吃罐头食品,1914—1929年,罐头的消费量翻了一番。他们可以使用酚醛塑料制品烹饪(虽然这种材料主要用于制作收音机和电话外壳);他们可以穿上新的人造纤维衣服(尽管这种材料让熨斗变得多余)。他们也可以在收音机上收听自己国家的声音;由于收音机的销量剧增,无线电台也开始在广播中迎合这个新市场。

在美国人的家门口,新公路正在建造,每年投入的成本都超过10亿美元。美国人可以开着车行驶在这些公路上,并且汽车的售价也逐渐下降到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福特T型车的价格从1908年的805美元降到1925年的290美元,而290美元的购买力就相当于今天的3500美元。美国的制造业发展速度也在增加。福特的新装配线使得组装一台T型车的时间从14个小时减少到仅仅93分钟。即使这样还是供不应求,有太多人期盼这些车赶快从流水线上运下来。20世纪20年代初仅有约900万辆车,到20年代末的时候已经达到2700万。在20年代,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的确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私人销售,也为钢铁、橡胶、石油等支柱产业直接、间接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其他运输形式当然也需要这些商品,但都没有达到与汽车相同的程度。航空运输一直都被富人所独占,但1927年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从纽约飞至巴黎之后,航空业就开始迅速发展。到了20年代末,每年已有约50万美国人乘坐飞机旅行。

如果说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脚下或者轮胎下的地面和他们头顶的空域正在迅速变化,他们的生活里也还是有些东西一成不变,让人沮丧。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大多数的领头实业家都在处处与工会作对,也想破坏那些与童工或者女工薪酬相关的进步主义立法。一些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雇佣机制而无所不用其极。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Henry Ford)就是一例,他通过暴力恐吓阻止自己的工厂建立工会,这种做法和他在消费者面前宣传的工人天堂的进步主义观点背道而驰。受雇于福特的公司密探确保工人遵守福特规定的生活方式:不许吸烟酗酒,不许坐下休息,房屋必须粉刷,草坪必须打理,孩子必须接受教育,一切都必须遵照福特自己与理想社会常常相矛盾的规范。关于福特曾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他告诉顾客,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汽车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到了20世纪20年代,他同样强调,自己的工人可以买任何自己喜欢的车,只要它是辆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