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章 约和马关(第7/7页)

只是在就范前的那一刻,李鸿章顿了顿:“伊藤大人,您当真想要台湾?”

伊藤博文笑了:“这还能当儿戏?”

李鸿章也笑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老夫即便不想给你却也没法子,可你得记住,你割了台湾,非但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反而会造成两国子子孙孙永成仇敌,传至无穷矣。”

我不知道这是否算一语成谶,虽然我真心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1895)四月十七日,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在与日本的谈和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就是闻名于世界以及你我历史教科书的《马关条约》,日本人称之为《下关条约》。

需要多一下嘴的是辽东半岛,本来都已经是板上钉钉要割给日本了,可在李鸿章的不断斡旋下,外加分外眼红以及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世界上多出一个强有力的日本,故而西洋列强们本着我分不到一杯羹你也别想拿的心态,展开了各种捣乱,最终在法国、俄国以及德国以“威胁北京和影响朝鲜独立并且不利于远东和平”为名的出面干涉下,日本不得不放弃了辽东半岛,转而问清国多要了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补偿”。

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还有必要多说一句的是那两亿多两白银赔款的用途。

仍是辟谣。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人拿了这么一堆钱后都用于了教育事业,这是赤裸裸的谣言,明治天皇真要那么良善那他就不是明治天皇了,事实上甲午战争的赔款,大多数都用在了军备扩张方面,尤其是海军,剩下的大部分用在了国家金融建设,至于教育,确实也有投入,这个不假,只是数字不大,日元一千万,仅占总额的三十五分之一。

而此次赔款最大的获益个体,则是天皇。

你会说这是废话,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日本拿了钱就等于天皇拿了钱,不过我说的获益并非这种广义上的获益,而是指真正掉到他钱包里的真金白银。

甲午赔款中,有两千万日元是直接给天皇本人的,被归入皇家私有财产。

两千万日元是什么概念?当年日本一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在一亿左右,也就是说,天皇一下子就拿走了国家年收入的二成。

那么他拿了这些钱都用来干什么了呢?

答案是做生意。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了台湾岛,当时台湾相当原始,最大的产业是制糖,在最开始的时候,台湾最具规模的制糖企业有两家,排第一的是三井物产,排第二的是台湾制糖,明治天皇就是后者的股东。

所以你以后最好不要再津津乐道于什么天皇为买军舰捐款三十万日元之类的鬼话了,人家那叫投资,等着高利润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