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比谁都清醒的“政治疯子”(第4/4页)

为了获得实情,建文帝去向左都督徐增寿求证。徐增寿是徐达的二儿子,即为朱棣的小舅子,又是朱棣最为信任之人。徐增寿听说有人供出朱棣密谋造反的事实后,仍在朱允炆面前巧舌如簧地说:“燕王与先帝(这里指朱标,朱允炆登基以后,将父亲朱标追尊为兴宗孝康皇帝)是亲兄弟,他贵为亲王,已经富贵至极,又是你的亲叔叔,怎么可能还会起来造反(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

朱允炆也拿不定主意,最后下诏将燕王朱棣严责一通,仅仅只是口头责备,并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就这样又一次白白地浪费了削藩的良机。

建文帝的诏令起到的唯一效果就是,让燕王朱棣再也无法拥有一个踏实安眠的夜晚。他为造反起兵而进行的准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实力对比。如果贸然起兵,只会自取灭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棣决定在装病的基础上再装一次疯,以此来迷惑南京城里的朱允炆。

堂堂藩王为了保全自己,也顾及不上所谓的颜面了。朱棣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燕王,他变得疯疯癫癫,有时倒地便睡,一睡就好几个小时,有时胡言乱语,大呼小叫,见到别人在吃东西,他就伸手去抢夺。有野史记载,处于癫狂状态的朱棣居然当着女人的面撒尿,毫无羞耻之心。这哪里还是个尊贵的王爷,分明就是一个落魄的乞丐。

建文元年六月的一天,北平布政使(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张昺和都指挥使(相当于北京军区司令)谢贵亲自来到燕王府,在燕王府中他们见到了疯疯癫癫的朱棣。当时北平正是炎热夏日,只见朱棣披头散发,身披破布袄,抱着火炉正在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真冷啊!真冷啊!”朱棣见到二人脸上毫无表情,像是从不认识他们。

张、谢二人将他们在燕王府所见到的情况奏报建文帝。燕王朱棣疯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不仅整个北平城的人都这么认为,最重要的是连朱允炆也信以为真。就在满城都在流传燕王疯了的消息时,有人却提出了质疑。这人认为燕王不是真的疯了,而是在装疯卖傻。提出质疑的人是燕王府的长史葛诚,此人是建文帝安插在燕王身边的一个“线人”。

葛诚将自己收集到的证据秘密呈报给了建文帝。没等朱允炆做出判断,装疯卖傻的朱棣就自己露出了马脚。

为了摸清建文帝和中央朝廷的态度,朱棣派遣护卫百户邓庸到南京奏事,以收集情报。真搞不清楚朱棣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会走出这样一步臭棋。邓庸刚进南京城就被朱允炆抓了起来。抓他的理由很简单,夏天抱着火炉喊冷的朱棣还知道向皇帝奏事吗?很显然,燕王是在装疯卖傻。

一番刑讯逼供之后,邓庸就全招了。建文帝这才意识到燕王已经在步步紧逼,意欲不轨。自己不能再被当傻子蒙蔽了,朱允炆发出密令,令镇守北平的张昺、谢贵抓捕燕王府官属,同时密令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捉拿燕王朱棣本人。燕王朱棣并不是一个平庸的对手,他在北方边境与蒙古人交手了十几年,从战火硝烟中一路摸爬滚打过来。朱允炆严重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他以为单凭北平那几个平庸的朝廷大员就能摆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