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官 制(上)(第4/9页)

翰林学士下,而结衔又在官下。明年,凤迁礼部侍郎,因讽任圜升学士于官,又诏班在翰林学士上。《新五代史·赵凤传》。此实通事之职,未足拟唐之学士也。石晋时,李瀚为翰林学士,好饮而多酒过。高祖以为浮薄。天福五年九月,诏废翰林学士。按《唐六典》,归其职于中书舍人。而端明殿、枢密院学士皆废。及出帝立,桑维翰为枢密使,复奏置学士,而悉用亲旧为之。《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可见其职仍居亲近也。南唐亦尝置宣政院于禁中,以翰林学士给事中常梦锡领之,专典机密云。《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946年)。

御史台:自汉改大夫为司空后,中丞出外为台主。隋讳忠,改为大夫。置治书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内侍御史、唐曰殿中。监察御史各十人。炀帝增监察御史为十六人。唐长官仍曰大夫。贞观末,避高宗名,改治书侍御史为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太宗令于监察御史里行,因置里行之名。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寮,巡按郡县,屯田、铸钱,岭南、黔府选补,知大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其权颇大。武后文明元年(684年),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光宅元年(684年),即文明,亦即中宗嗣圣元年。分左右。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寻命左台兼察州县。两台岁发使八人,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以四十八条察州县。神龙复为御史台。景云三年(712年),以两台望齐,纠举苛察,百寮厌其烦,乃废右台。延和元年(712年),即景云三年。是岁五月,改元为延和。复置。月余,复废。先天二年(713年),延和元年八月,传位于太子,改元先天。复置。十月,复废。至德后,诸道使府参佐,皆以御史为之,谓之外台。《新书·高元裕传》: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东都留台:有中丞一人,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五人。元和后不置中丞,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主留台务。而三院御史,亦不常备。《旧书·韦思谦传》:授监察御史。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摄州县,诚旷职耳。”《新书·李华传》:天宝十一载(752年),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权幸见疾,徙右补阙。天宝十三载(754年)《通鉴注》引宋白曰:“唐故事,侍御史各二人,知东西推。又各分京城诸司及诸道州府为东西之限。只日则台院受事,双日则殿院受事。又有监察御史,出使推按,谓之推事御史。”御史之威棱可想。然《旧书·德宗纪》:贞元元年三月,诏宰臣宣谕御史:“今后上书弹奏,人自陈论,不得群署章疏。”盖时朋党之风日盛,虽御史亦有结党相攻者矣?御史者,人君耳目之司,君主之位日尊,则为之司纠察者,其权亦愈大,此固事之无可如何,或亦出于势不容已,独无如其身即下比何。此则督责之术,存乎其人,有治人无治法者矣。

谒者、司隶二台,皆炀帝所置,并御史为三台。谒者台:大夫一人,掌受诏劳问,出使慰抚,持节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又有通事谒者二十人。内史通事舍人改。次有议郎二十四人,通直三十六人,将事谒者三十人,谒者七十人,皆掌出使。其后废议郎、通直、将事谒者、谒者等员,而置员外郎八十员。寻诏门下、内史、御史、司隶、谒者五司监受表,以为恒式,不复专谒者矣。寻又置散骑郎二十人,承议郎、通直郎各三十人,宣德郎、宣义郎各四十人,征事郎、将仕郎、常从郎、奉信郎各五十人。是为正员,并得禄。当品又各有散员郎,无员无禄。寻改常从为登仕,奉信为散从。自散骑已下,皆主出使。量事大小,据品以发之。司隶台:大夫一人,掌诸巡察。别驾二人,分察畿内。一人案东都,一人案京师。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诸郡。从事四十人,副刺史巡察。其所掌六条:一察品官以上理正能否。二察官人贪残害政。三察豪强奸猾,侵害下人,及田宅逾制,官司不能禁止者。四察水早虫灾,不以实言,枉征赋役,及无灾妄蠲免者。五察部内贼盗,不能穷逐,隐而不申者。六察德行孝弟、茂才异行隐不贡者。每年二月,乘轺巡郡县;十月入奏。后罢台而留司隶从事之名,不为常员,临时选京官清明者权摄以行。谒者、司隶二台,规模太大,置员太多,将不免于闲冗,故不久即有变更,至唐遂废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