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渤海计划(第3/5页)

赵崇节最后的声音很严厉,他见女人们都不敢吭声,但眼中明显都有了惧意,知道这一番有效果了,便摆摆手道:“现在你们先回帐去吧!好好休息,明天自然会有士兵来给你们登记和分配财物,但不准再吵闹了。”

一千余女人都自己回去了,很多人是骑马回去,最远的人要走十几里,赵崇节沉思片刻,便吩咐手下郎将张众道:“你可率两千弟兄留驻这里,要注意约束士兵军纪,善待这些被掳来的可怜女子,若有情况,我自然会派人来和你联系。”

“将军是要去饶乐吗?”

赵崇节点了点头,“奚人那边也有十几万人,同样要将他们征服,这边我就交给你了,记住了,约束军纪,不准过于再放纵士兵,要不,我无法向上将军交代。”

“请将军放心,我一定会约束好弟兄们!”

赵崇节拍了拍他的肩膀,便回帐去了,次日一早,赵崇节又率领八千骑兵向南方的奚人驻地奔驰而去。

……

十月的长安也下了第一场小雪,相比渤海国的暴风雪,长安的小雪下得很温柔,细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不时被寒风吹成长长的雪链,落在屋顶,便积起薄薄一层,它们落在地上,很快便融化了,变成一汪汪黑色的雪泥水,马车疾速驶过,溅起一片水花。

长安这些天很平静,已经快到年底,米价又进一步降低到了六十文每斗,随着漕运的全面恢复,江南各地官仓粮食和税钱都陆续押解进京,使长安官库充实,有力地平抑了市场上的粮价。

如果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过多,那就必须加大物资的供应,这样才能有效平抑物价。

三百骑兵护卫着李庆安的马车驶入了春明大街,向大明宫方向疾驶而去,李庆安回到长安已经快半个月了,在江南,他利用市舶使杨迅武一案肃整了淮南及江南官场,七名刺史被警告,十七名县令被降职,县丞、县尉等一批官员遭到清洗,其中九人被抄家入狱,但除了杨迅武被腰斩并抄家外,其余官员都没有遭到死罪,李庆安始终把握住了一个度,他的目的是震慑江南官场,而不想在江南官场掀起血雨腥风,那样并不利于政局的稳定。

李庆安去大明宫,是要和政事堂开会商议契丹和奚之事,他刚刚接到了李抱真辗转送来的情报,李抱真在渤海的战役打得相当漂亮,两场战役便歼灭了契丹联军近十万人,现在李怀节的五万军队被围困在湖州城,他们粮食断绝,靠杀马为度日。

赵崇节率一万骑兵横扫松漠和饶乐,基本上已经扫平的契丹和奚的老巢,他需要向政事堂提出契丹人的安置问题。

马车驶进了大明宫,在中书省大门前停了下来,一名亲兵开了门,李庆安下了马车,快步向中书省走去,一直进入政事堂议事厅,七名相国已经等候在这里了,张镐、崔宁、王缙、颜真卿、裴旻、刘晏、郭子仪七个人全部聚齐。

见李庆安进来,七人都站了起来,拱手施礼道:“殿下来了!”

“真抱歉,来晚了一步。”

李庆安歉然拱拱手笑道:“路上车轮有点坏了,又换了一辆马车,故而来迟,让大家久等了。”

李庆安的目光落在了郭子仪的身上,他这是第三次和政事堂全体成员开会,但每次郭子仪都保持沉默,但没有他李庆安在场时,郭子仪发言却很踊跃,抨击时弊、直抒胸志,李庆安知道,这是郭子仪还有一点心结,他对郭子仪笑了笑,便坐了下来。

众人也纷纷落座。一名官员将议事厅的大门轻轻带上,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各位相国,上一次我向政事堂提交了渤海道的计划图,得到了政事堂的最终批准,我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