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回到巅峰(第2/3页)

自然不是。

其实早在宋徽宗在位期间,李奇的经济架构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正好让赵楷碰上了这收获的季节,所以严格说起来,宋徽宗其实也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功劳最大的还是李奇,是他的新法带来这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数字。

但即便李奇自己也是吓了一大跳,因为他这一两年都在南边征战,不太清楚各地的经济状况,但是他没有想到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

这就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所在。

纵观历史,华夏人是最能吃苦耐劳的,宋徽宗时期,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被朝廷拿走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极的作用,百姓们心里肯定会想我再怎么努力,也是为了你皇帝做嫁衣,我干嘛还要这么努力,但是他们兀自还在努力的活着。

而自从新法普及以后,百姓们是在为自己赚钱,这可是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往死里干,个个都是拼了命呀,而且朝廷清除贪官后,将获得的土地无偿还给百姓,这也让大面积荒地得到了良好的耕种,这农业是一天一个样,那涨幅可以说是直线上升,毕竟方腊作乱后,江南农业基本上已经瘫痪了,所以反差非常大。

郑逸也是难以抑制住心中的兴奋,继续说道:“启禀皇上,其中农业税收约莫一千万贯文,只占得总收入的一成不足,而工商业税收达到了九成。”

这一个对比让全场人倒抽一口冷气,大殿内是凉风嗖嗖的。

其实宋朝一直都是一个商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巅峰时期,农税也只占得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随着宋徽宗的出现,交子泛滥,货币危机,导致商业极度萎靡,农业再度占得国库收入了六成,成为国库的主要收入,可是几年过去了,商税席卷重来,特别是武器的出售,大大的增加了外贸发展,又再度成为了大宋的标志。

当然,农业税收之所以这么低,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江南改革后的低农税,还有燕云地区的免税制度,但是这却刺激了农业发展,从而令商业也得到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这才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宋朝以前可是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

赵楷激动的都站了起来,大叫一声好,在台阶上走来走去,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隔了好半天,只好狠狠的表扬群臣一番,其中特别点了李奇的名,毕竟谁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奇的新法。

秦桧突然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如今商业一片大好,这很可能会影响到农业发展,为了避免农夫投向商业,微臣建议朝廷再度减少农税,以求刺激农业继续发展。”

赵楷听后,连连点头,如今商业发展的太快了,钱来的快,难免一些农夫不会动心,为了避免农夫向商人转移,导致农业萎缩,必须得用税收来做宏观调控,未雨绸缪,反正农税也只占得一成,再减少一点,并不会影响国库收入,赵楷当机立断道:“朕准奏。”

郑逸汇报完毕后,白浅诺又再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如今四京的粮价已经稳定在了每斗五十文钱,江南粮价更是跌倒了四十文钱,只是莱州、福州等沿海地区的粮价还是维持在八十文钱以上。”

因为宋朝一直是一个粮食出口国家,沿海地区多半都是海外贸易集中地,那里的粮价肯定是要高一些的,但是较比宣和年间,粮价已经跌了将近四分之三,首次跌幅超过了粮价的最高涨幅。

粮价的狂降,也就是预示着粮食十分充盈,这都是江南地区的功劳,自从宋徽宗末期,开始整顿江南,杀贪官,免农税,新式平仓法,导致江南地区的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且金军南下,江南地区唯一受到的波及,就是宋徽宗去了,所以江南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宋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