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回到巅峰(第3/3页)

当然,这其中货币的增长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若是平齐物价的话,其实粮价跌幅也没有那么夸张。

可以预计的是,明年的粮价还会再跌,因为只要不出意外,交趾、大理二郡农业起来后,肯定又会再一度刺激粮价。

这粮价跌,自然预示着百姓丰衣足食。

群臣纷纷为之叫好。

但凡事都有两面,粮价太低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但是李奇突然站出来,道:“皇上,如今的粮价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可不能再降了,否则必定会侵害农夫的利益,微臣建议朝廷应当放宽粮食出口政策,依靠外贸还平衡粮价。”

赵楷点点头,心里清楚的很,朗声道:“三司使。”

“微臣在。”

“如今粮仓的情况如何?”

郑逸道:“西京洛阳、东京汴梁、杭州、福州、合肥、江陵府六大粮仓均已呈现溢满的状态。而燕云地区的粮食储备虽然没有溢满,但也非常可观,已经不需要朝廷的支援了。”

燕云地区是粮食早产地,只要政策得当,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赵楷敲打的着桌子,思考了一会儿,道:“再在邑州、成都府各设立两个粮仓,六大粮仓不动,国库拨一千万贯从西北地区和沿海地区购买粮食,抬高粮价,囤放到邑州和成都的粮仓。另外,西北边的粮食出口税不变,增加沿海地区的粮食出口量。”

有钱了,可以任性了,动不动就是一千万贯。

这真是吓得人死。

郑逸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颔首道:“微臣领命。”

这其实就是战争储备。

南边虽然收复了交趾、大理,但是南边战场并没有划上句号,赵楷还打算继续往南边扩张,因为北边目前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不被扩张就阿弥陀佛了。

而西边战场已经悄然提上议程,成都府临近吐蕃地区,在这里设立粮仓,还有不放宽西北的出口粮食税,都是预示着大宋即将出兵吐蕃,既然你要打别人,不可能还出售低价粮食给别人,这不是给自己添加难度吗。

而且在成都府设立粮仓,也可以照顾到大理、交趾二郡,通常粮仓设立的地方,粮价肯定会降,毕竟最南边地区还处于战后恢复阶段,粮价太高会影响恢复。

而赵楷从西北、沿海地区购买粮食,就是要刺激这两个地区的粮价,以求达到了一个理想的出口价格。

所以别看赵楷一口气就拨出了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这看似很多,但从覆盖面积来看,这其实也不是很多,而且这一千万贯还关乎着大宋未来至少五年的对外政策。

白浅诺继续说道:“启禀皇上,飞钱局去年一年的收入达到了一百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