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略施小计救公子,布下关键棋子(第4/6页)

“古书呢?”诸葛亮揉着被捏得发红的手腕。

刘琦背对着他:“在楼上!”

诸葛亮侧头一瞧,果见有一段楼梯隐在房间的阴影里,仿佛沉在云里的一片阴翳。楼阁外壁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门楣上还吊着簇簇的藤蔓,屋里浸着一股冷气,他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刘琦扶住楼梯,回头看了诸葛亮一眼,目光里蕴着孩子般的哀求,那可怜巴巴的眼神让诸葛亮心里一软,他只好跟着刘琦攀上了楼。

楼板在脚下踩得嘎吱嘎吱响动,蒙蒙的潮湿水汽蒸腾在眼里,一步步慢慢爬到了楼梯顶部。刘琦推开一扇隔板,手撑着顶层地板钻了出去,返身握住诸葛亮的手,将他拉了上去。

楼上光线不亮,只有一扇很小的天窗,透进来一束阳光,像是沉入海底的一把明亮的沙子,和周围的昏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诸葛亮张目四处打量了一番,屋里堆着两摞书,书旁是一方案,一团青蒲,或是平时刘琦读书的地方。

“公子,你有什么事请直说!”他看着刘琦,语气平静。

刘琦忽然直直地跪了下去,诸葛亮大惊,伸手便去扯他:“公子如何行此大礼!”

刘琦犟着不肯起:“望孔明救刘琦一命!”

诸葛亮用力抬起他的手:“公子有话但说无妨,何需降贵折礼,折杀诸葛亮了!”

刘琦坚持着不动,像是和地板浇铸在一起的石像:“孔明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

“公子未曾说是何事,让我如何答应!”诸葛亮锁了眉头。

刘琦伏地一拜:“刘琦命苦,继母不容,如今父亲重病不理事,蔡氏权重日胜一日,嗣子所选暧昧不明,旦夕间或遭构陷,命绝于他人之手,因此求教孔明,望孔明教我脱身之计!”

原来是为这个!诸葛亮叹了口气,以往刘琦曾经数次求计于他,他总是想法搪塞过去,其实被刘琦拉走时,他心里隐隐已有了这层担心,未料果然还是旧事重提,到底没能躲过。

“这是公子家事,亮一个外人如何能插足!”诸葛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不悦。

“论亲,孔明乃刘琦表妹夫;论情,你我也是多年朋友。孔明如何能坐顾不理?”刘琦说得哀凄。

诸葛亮不想和他纠缠下去,想起刘备或者已和刘表会面完毕,说不定正出来找自己,转身便要强行离开。哪知才走到那隔板边,却见楼梯已被抽走,两层之间高有一丈,如何能跳得下去?他一时动了怒气,扭头狠狠瞪了刘琦一眼。

刘琦一把拉住诸葛亮的羽扇:“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孔明可言否?”

诸葛亮用力抽回羽扇,背转了身,不说一句话。

“孔明当真见死不救?”刘琦越说越伤切,一滴泪珠啪嗒滚落下来。

诸葛亮还是不动不说话,仿佛置身在另一个世界中,遥遥地不可接触。

“孔明若是不救,刘琦唯死而已!”刘琦提高了声音,凄怆得仿佛立刻要粉身碎骨。

诸葛亮缓缓挪动了步子,但并没有走向刘琦,反而是行到两摞书前,从中间抽出一册书,“哗”的一声抖开。

“亮记得公子好读《史记》,可还记得《晋世家》一节?”他提着那一册书转向了刘琦。

刘琦迷惑起来,在此性命攸关之时,诸葛亮居然有闲情谈书,难道是想岔开话题么,他心里焦虑,冲口道:“孔明……”

诸葛亮轻挥羽扇,沉定的目光有种让刘琦无法抗拒的力量,他只好暂时压住焦躁情绪,勉力克制着听诸葛亮说话。

“公子请看,”诸葛亮把书摊在刘琦面前,“公子可否读给亮听?”

刘琦无奈,顺着诸葛亮手指的滑动,他轻轻念道:“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此时重耳、夷吾来朝,人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公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