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良禽择木,张松法正谋献益州(第4/6页)

男人用一根指头贴着嘴唇,压着摇了摇:“不、不可能,老子有、有钱……”

伙计把钱袋子递过去晃了晃,掂掇了一下:“真不够,不信,你自个数一数。”

男人醉眼蒙眬地瞅了瞅钱袋子:“不够……”他往周身摸了摸,没摸出一枚铜板,他咯咯地笑起来,“不够,先赊着,赊着……”

伙计沉了脸:“那可不成,凤凰楼从不赊账!”

男人摇晃着脑袋:“赊一次,一次而已。你忒抠门了,我日后还你们就是!”

伙计攥住了他:“我知道你是谁么?凭什么让你赊账,你非得给我付清了!”

男人狠狠甩开了他,嗓门突然提高了:“老子偏要赊,你敢、敢怎么着!”

伙计哪里肯放,扯着他的衣服死命往里攥,两个正在拉拉扯扯,却听见有人说道:“来来,我替他付账!”伙计一扭脸,原来是旁边座上的几个锦服男人,大约是公门官吏。

“你认识他?”伙计问。

几个人像听见了极有趣的笑话,全都笑开了怀,其中一人道:“谁不认识他,法正法孝直,益州经纶大才也!”

话音落尘,诸人拍着酒案大笑,一面笑一面跺脚,有人将一只装满钱的锦囊扔向法正:“孝直,若是缺钱说一声,我请你饮酒。汝为大才,当配美酒,吾等虽然穷困,些许酒钱尚付得起!”

那钱袋正砸在法正的额头上,撞得他往后一仰,险些跌倒在地。那沉酣的酒意仿佛被这忽然的一撞给撞醒了大半,他盯着那几个笑得手舞足蹈的锦服男人,似苦似悲的笑顺着酡红的脸缓缓流淌。

“孝直,是否嫌钱少,我们再搜一搜,必得给你解难耳!”奚落的笑声没完没了,惹得邻座的酒徒也抻脖子看热闹。

那刺耳的嬉笑像棉线般越织越长,法正一声也不吭,仿佛暴风雨中安静抵抗的山崖,他默默地捡起钱袋,古怪地笑道:“多谢诸君救急,法正没齿难忘!”

他把钱袋丢给伙计,指了指仍在捶胸大笑的酒客:“不够问他们要!”

他跨步出了酒楼,深厚的悲凉和浓重的酒意冲上头顶,他站不住了,似苦似喜地笑了一声,向一边重重歪去。

这一歪,却恰恰倒在一个女人身上。她本在摊边看杂货,不曾想背后被个醉醺醺的男人占了便宜,气极了,扬手给了法正一巴掌,怒骂道:“轻薄子!”

法正被打得就地一个旋磨,脚底飘着站不稳,一跤跌了下去,正坐在一摊污水里。外袍溅满了污垢,连脸上也淌着一溜黑泥,像浑浊的一行泪,那副狼狈样又可怜又可笑。酒楼里的客人听见外边吵嚷,也探出脑袋来看稀奇,乍见醉得颠三倒四的法正瘫坐在泥水里,满街人笑弯了腰,努着嘴巴指指点点。

法正动也不动,他便枯坐在那世人潮起潮落的讥诮中,像一坨肮脏的泥,受着天下人轮番的唾弃。街肆上穿梭着鲜衣怒马的富贵豪客,一个眼神,一个口吻都装帧着钟鸣鼎食的奢华,那种重裀列鼎的贵重,佩紫怀黄的尊荣是高天上乘风远去的纸鸢,于他像一辈子也穿不着的一件锦衣。他倒宁愿把自己埋在不受尊敬的污浊里,和那膏粱锦绣彻彻底底地隔绝开去,便将这飘茵落溷的悲绝进行到底,既已是破瓦罐了,还在乎抹上污泥么?

有人在他面前蹲了下去,法正抬起头晃了那人一眼,觉着那人很眼熟,只是头昏脑胀,想不起那人的名字,听见那人焦虑地说:“主家,你怎么坐在这里?”

他记得了,是他家里的苍头法华,他把脑袋耷在肩上,笑嘻嘻地说:“牵马来,回、回府……”

法华哭丧着脸说:“哪儿有马,马都被你赁去沽酒了。”

法正像鸭子似的“嘎嘎”笑起来,法华拉了他一把,他才站起来一寸高,又重重地跌坐下去。法华无法,不得已背起法正,一路走一路躲避着街上人蜂虿似的扎耳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