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松锦城下的生死对决(第11/17页)

最惨的是,被马绍愉和张若麒这俩家伙死催活催,洪承畴心里害怕,急急行军,明军只带了三天的口粮,眼见得饷道断绝,顿时人心慌慌,陷入了混『乱』之中。于是洪承畴急忙召集军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如何打破敌人的封锁,死中求活,杀出一条血路来。

研究的结果,就一个办法,等到第二天,大家全体出动,拼了老命往外边冲,不信冲不出去。

到了第二天,八个总兵官吹响号角,率领士兵喊叫着向壕沟冲了过去。那壕沟好深,前边的士兵扑通一声跳进去,当场摔得半死不活,淌着眼泪爬起来,却说什么也爬不上去。

士兵还算幸运的,最惨的是骑兵,那壕沟深八尺,宽丈余,战马扑通一声跌进去,再想出来,那可就难了。

这么跳显然是不行,太笨了,拿云梯来,大家走云梯。

可是清兵就等着明军走云梯呢。一大群弓箭手排成长队,拿明军当活靶子练习『射』箭,嗖嗖嗖,几百名明军心窝中箭,当场死得凉透。

没办法,冲不出去,八镇总兵收兵回来,都来瞧洪承畴的脸『色』,看看领导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洪承畴又有什么办法?

明天接着再来。

可就在那天夜里,皇太极闲着没事,出来观战,突然看到塔山那边,堆积着明军的粮草,皇太极大喜,立即回帐,叫来獾十四郎和阿济各,给了两人一人一支令箭,命二人各带两千骑兵,悄悄的去偷明军的粮草。

这两人悄悄的过去,突然大喊一声,杀入明军大营,明军正在酣睡之中,听到喊杀之声,跳起来光着脚丫子四处『乱』跑,被清兵一顿好杀,然后獾十四郎和阿济各将几百堆粮草迅速的搬下山,从原路回到了大营。

洪承畴得报,气得差点没哭出来,当即将保护粮草的营官统统砍头,然后连夜召开军事会议。

这是一次很奇怪的会议,会议上,兵部尚书派来的专职添『乱』捣蛋的张若麒,提出一个怪异的动议,他建议立即回师,返回宁远去搬运粮草。听他说话的意思,好象他有十足的把握冲出清兵的围困。

可是别人,却没有张若麒那么乐观。

洪承畴说:明天,是我们的最后一天。

他又说:要告诉战士们,我们大家都是死定了,坚守在这里,是死,往外冲,是死,但拼命的冲锋,很有可能还有一线生机,是生是死,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心。

然后洪承畴与八镇总兵官做最后的握手。

天亮之后,谁能活着出去?

碰运气吧。

在这所有人的当中,唯一不想碰运气的人,是吴三桂。

14.蒙古兄弟好实在

吴三桂回到自己的营帐,立即召集所有的亲信家将,召开家庭会议。

会议上,每个人都慷慨激昂的表决心,表示宁可自己死,也要保护吴三桂冲出去。因为只要吴三桂杀出去了,就算自己战死,吴三桂也会替自己照顾老婆孩子,可要是吴三桂死跷跷了,就算是自己活着出去,也得拖着老婆儿女去讨饭。

这就是死士。

养他千日,死在一时。

所有的人都抱定了决死之心,只有一位蒙古族的兄弟,坐在那里看着大家嘿嘿的傻乐。

这位蒙古族傻兄弟,原本是皇太极辖下多国维和部队中的一员,在一次战斗中被吴三桂捉了活的,当时琢磨的砍了他,可看这兄弟心眼忒实在,典型的蒙古人,憨厚忠直,吴三桂就有点不忍心下刀子,可不下刀子又怎么办?

好办,给他几亩地,一个漂亮老婆,从此这位蒙古老兄就幸福的沉浸在安乐窝中,抱着老婆说什么也不肯撒手,每次上战场,都得七八个家将齐上,掐胳膊扛大腿,把他扛到战场上来。

这蒙古兄弟来了是来了,但每逢冲杀,他照例冲在最后。每有撤退,他跑得比吴三桂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