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松锦城下的生死对决(第9/17页)

所以当时的情形,火炮这东西虽然生猛,但如果能不用,大家是尽量不用,以免火炮爆炸,伤及自己,那就划不来了。

总之,不是打到急红了眼,是不会动用火炮的。

现在是清军打急眼了,悍然出动了火炮。

明军大怒,你个原始人清兵也敢动用大炮,太不象话了,把咱们自己的大炮拉出来。

双方展开了火力交换,从早晨直打到午夜。

猜一猜,有多少人死于这猛烈的炮火之下?

一个也没有。

虽然清兵没轰到一个明军,明军也没有轰到一个清兵,但令人可喜的是,也没听说哪门大炮自己爆炸。这说明,明清两家的火炮研制技术,确实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次规模『性』交火,双方共投入兵力三万人。

但是伤亡数目,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低。

山顶上,明军掐死清兵二十个,还捉了一个活的。而明军仰攻,居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只是阵亡者就有738人,轻重伤员793人,最离奇的是,还有657匹马骡被击毙,也不知谁这么缺德,竟然挑这些善良的牲畜下死手。

战事结束,洪承畴召开会议,总结说:这场恶仗,听起来是我们羸了,但如果考虑到我们所付出的惨烈代价,实际上是我们输了。

我们输得最惨最惨的,是这场仗对于锦州的解围没有任何效果。

听着明军打得凶猛,可是清兵连死带伤也不过三十多人,仗要是这么打下去的话,那铁定是没希望的。

一千多明军,换三十个清兵。

不能这么打啊,真的不能这么打。

可是不这么打,还能怎么打呢?

到底应该怎么打,现在洪承畴也弄不清楚,他必须要花时间,寻找清兵的弱点,研究全新的打法。

打报告给朝廷: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

洪承畴的意思是说:给我半个月的时间,就半个月,让我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打……

朝廷回电:不行!

现在就得打。

11.皇上最恨别人吃饭

反对洪承畴研究清兵弱点,要求他闭着眼睛上前打的,是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

实际上,祟祯皇帝这一次没有犯浑,明确的支持洪承畴等半个月后再行决战。但是这老陈太有责任心了,他提出来的观点是:洪承畴已经出关一年了,已经花费了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这么浪费下去太令人痛心了,要节约闹革命,怎么能因为找不到清兵的弱点就不打了呢?

要打,要快点打。

看祟祯皇帝明显支持洪承畴,陈新甲急了,找了个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一个职方朗中张若麒,三人对祟祯皇帝展开了围攻:陛下,求你了,打吧,快点打吧,洪承畴那十几万人马,天天都在吃饭啊,只吃饭不打仗,他们每吃一口,我都替陛下你心疼啊。

这句话可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

祟祯最痛恨别人吃饭。

一想到十五万大军凑在辽东,每天呱唧呱唧大吃大嚼,吃完了就睡大觉不干活,祟祯就感觉自己的心绞痛严重发作。

受不了了,十五万人要白吃半个月啊,那还不如杀了祟祯好了。

赐上方宝剑与主事马绍愉,郎中张若麒,命两人前往军中,让洪承畴即刻开打,如果洪承畴再磨磨唧唧,取其头颅来见。

马绍愉和张若麒兴高采烈的来到辽东,把尚方宝剑一架:洪承畴,你看清楚了,今天你给一句话,打,还是不打?

洪承畴登时傻眼了:别这样,有话好好说,我也没说不打啊。

马绍愉和张若麒站起来:既然要打,那就催师行进,走吧你。

于是洪承畴哭丧着一张脸,指挥八镇人马向前移动。

十五万大军推至松山。

安营扎寨,宣府总兵杨国柱看每次扎营,吴三桂都溜出去提几颗清兵人头回来,他看得心中痒痒,这次也不打招呼,带了数百步兵,『摸』黑在大野地里『乱』走,走着走着,突听一声号炮,四下里黑影幢幢,也不知有多少清兵杀来,杨国柱惊叫一声,掉头便走,不防扭头之际,被一名清将凌厉的一刀,嗖的一声,可怜杨国柱,一颗大好头颅,飞入到暗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