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松锦城下的生死对决(第8/17页)

报告递交上去,明廷内阁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没个结果,报交祟祯决断。

祟祯说:批准。

批准是批准了,但那两万援兵还不知在哪儿呢。洪承畴只好继续向前推进。

走着走着,洪承畴叫一声停。他向前一指:看到了没有,那座山,就是『乳』峰山,是这次战斗的决定『性』制高战,目前清兵已经先入为主,如果拿不这『乳』峰山,那么这场仗,用不着再打,我们就输定了。

精锐出动,拿下『乳』峰山。

立即,八镇兵马,除了唐通那一路迟到未至之外,其余七镇,统统出动精锐步兵,带弓箭,携枪炮,分东西两侧,兵分七路,向着山顶进攻。

山顶上的清兵发现明军冲了上来,就大喊大叫,搬起石头用力往下扔。不料这七路明军都是最精锐的悍死之士,看着自己的兄弟被石头砸得血肉横飞,明军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放开喉咙拼命的吼叫着,你清兵没砸死我,老子今天就非要爬上去不可。

锦州城中,祖大寿听到外边呼喊连天,知道援军已至,就立即打开城门,引军出来,排好队形,也是站在那里放声呐喊。这个做法主要是让明军增添点精神头,稍带着在心理上打击一下清兵。

明军终于爬上了『乳』峰山,清兵凶猛的扑了上来,双方展开了恐怖的肉搏战,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牙齿和指甲,你掐我脖子,我抠你眼珠,满地都是滚打个不停的人,喊杀声倒听不到了。

这时候喊杀声却从山下突兀响起。

一支埋伏在西石门的清骑兵两万人,突然冲了出来,径冲明军左翼,打谱要打明军个冷不防。

可这支清兵没长眼睛,左翼部队,恰恰是吴三桂统领。

这一年,吴三桂二十九岁,统部队两万人。

他用了一种奇特的方法,训练自己的部队,从两万人中精选中一千骁死之士,每五十人为一队,总计二十队。每队再设领队一名,他把二十名领队的姓名,都写在竹签上,竹签就『插』在靴筒里,遇到战事,顺手拨出一支,喊出领队的名字,领队就会飞马而出,与吴三桂相并驰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次清兵来势汹汹,数量较多,所以吴三桂顺手从靴筒里一抽,把二十个竹签全部抽出来,大喊一声:与我来,杀啊。

一千精锐骑兵,马上呜嗷尖叫着,抢在吴三桂前面,向着清兵狂冲过去。他们直冲进清兵堆中,绕一圈再冲出来,返身再冲进去,如是者没完没了,连冲了十多次,彻底把清兵冲击得傻眼了。

原来,清兵打明军,最惯用的战术就是用骑兵冲击大明的步兵,一冲就散,而后大清的骑兵们快快乐乐的追着落单的明军砍脑袋玩。却不料这一次事情反过来了,明军非但没有被冲散,反而自己的队伍被冲得七零八落,由于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许多清兵伤心的大哭起来,拨转马头掉头就逃,被吴三桂一通追杀,仅他一个人就摘了十颗清兵的首级。

清军火了,好你个明军,竟然敢用我清军的战术,那就别怪我清军也用你们明军的战术了。

牛车迤逦织驶出,拉着三十门红衣大炮。

清兵向明军开炮了。

10.请给我半个月的时间

大明晚期,火器是相当发达的,尤其是当袁祟焕一炮轰得野猪皮魂归西天之后,这就更刺激了大明王朝研究火器的热情。

但是,只有热情是不够的,火器这东西,讲究的是科学,但是大明王朝时代,科学是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所以火器的研制,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进程。当时的火器有一个要命的『毛』病,那就是动不动就爆炸,经常『性』发生在向敌军轰击的时候,轰的一声,敌军没轰到,大炮爆炸,把自己炸了个魂飞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