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松锦城下的生死对决(第7/17页)

这时候,四面山上,突然出现了大批的清兵。可是这些清兵被下面的恶战吓坏了,不敢下来援救多尔衮,还是多尔衮的亲兵忠心,前赴后继的冲上前去,拿自己的脑袋顶住明将的大刀,獾十四郎这才喘息过来,毫不犹豫,掉头就走。

这时候锦州城又有明军出城,接应曹变蛟,吴三桂等人。明军趁胜回军。

众将吹吹打打回营,就见洪承畴脸『色』铁青,看着他们:

诸位,军粮告急,不敷支用,谁敢挺身而出,于十万清兵围困之中,把粮食给运来?

众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吴三桂上前一步:某愿往。

洪承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运粮一事,非你三桂而不可。

8.你们真的缺心眼

大年正月初一,吴三桂出发了。

浩浩『荡』『荡』,押着牛车,驴车,骡车三千四百辆,上面满载着粮食一万五千石,从宁远出发,悠哉优哉的运到锦州,御车之后,空车回来,牛驴骡哞哞『乱』叫,一路上甭提多热闹了。

运了第一拨,再运第二拨。

运了第二拨,再运第三拨。

一直运到大年初九,恰好皇太极出来慰问大清离退休老干部,看到远处黑压压的牛车驴车在行走,惊问曰:那些车是干啥的呀。

下面有人回答:启奏陛下,这好象是大明的运粮车。

运粮车?皇太极一下子急了:『操』你妈,你们缺心眼啊,怎么可以让大明这么明目张胆的运粮,快快快,马上给我把牛车驴车统统牵回来。

两万喝得『迷』『迷』糊糊的清兵,匆忙上马,冲啊,向着吴三桂的运输队冲了过去。

这时候就见远处有火花闪动,轰的一声声巨响不止,数不清的炮弹,奔着清兵发『射』过来,清兵叫了一声妈,掉头飞快的逃回了大营。

吴三桂返回宁远。

洪承畴给他的工作报告打评语,曰: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剿杀虏级独多。

这评语,高到了不能再高。

总之,松锦大战的第一个阶段,成为了吴三桂个人的表演舞台,让他出尽了风头。尤其是他平安无事的于清军合围中运粮之事,搞得皇太极精神恍忽,神智错『乱』。

然后进入了松锦大战的第二个阶段:大决战。

9.乳峰山上生死之战

在这个阶段里,皇太极亲统大兵围困锦州。

先清除了锦州外围的明军敦台,这些敦台是明军用来监视清军,传递消息的设施。敦台被摧毁,锦州的祖大寿就成了聋子瞎子。

然后清军全体出动,将锦州城郊的庄稼统统割光。

仍然是深沟壁垒,填壕毁堑,将锦州彻底的孤立起来。

明朝廷大惊,首先兵部提出研究报告:皇太极的锦州之战,是大凌河战役的再一次重演。

明摆着,这一次清兵不仅想拿下锦州,拿下祖大寿,还想借此机会拿下松山。

祟祯皇帝大怒,发旨问曰:洪承畴,你干啥呢?还不快去解救锦州。

于是洪承畴率了八员大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以及副将以下职务的各级领导两百多名,共率步骑十三万,往援锦州。

明军老传统,临战之前首先是誓师大会,这一次的地点选择在宁远,十三万将士推出代表,慷慨激昂的念了决心书,各总部指战员纷纷请战,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总之,情绪是非常高昂的。

洪承畴说:用用用,用你个头,这八员战将,只有白广恩,马科和吴三桂象是那么一回事,其余的五员战将,不过是凑个人数,帮助吃饭,还用你必胜,别忽悠了。

视察过前线之后,洪承畴打报告,要求增兵。十三万人远远不够用,清兵比明军人数更多,所以明军至少要增加到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