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赛里斯的真实野心(第3/4页)

从三寸到四寸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核心之一在于钢铁冶炼工艺的提升。膛线要经得起炮弹的磨损和黑火药的腐蚀,身管要经得起多次发射而不变形,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造炮。

光有材料还不行,在整锻和套管两条路线上的无数努力,才找到了最佳的身管制造工艺。之后还要解决膛线问题,在圣道三十三年,佛山制造局终于交出了寿命达到三百次以上的四寸线膛炮,由此英华海陆军也拥有了傲视寰宇的大杀器。

火炮技术演进的同时,配套技术也有了极大提升,雷汞发火药的成熟,终于让火炮摆脱了古老的发火方式,英华军工憧憬已久的后装炮终于能够变为现实。

不到一百码的距离,不必进行定位计算,旋开炮栓,一身腱子肉的炮手将炮弹推入炮膛,另一人塞入发射药包,再接好引信,关上炮栓。炮长挥手下令,拉动发火索,火炮发出雷鸣般的呼叫,炮身后座。再缓缓退回原位。

法国巡航舰一头一尾,先是喷出两股碎木杂物,再绽开两朵橘黄的焰火,之前滑膛炮和小炮所造成的伤害顿时显得微不足道,整艘战舰甚至呈现出明显的侧翻迹象。

安平远的声音回荡在金沙江号上:“继续!不打沉这混蛋绝不停手!”

他的声音里除了遭人暗算的愤怒,还有金身破灭的沮丧。别看他安平远是堂堂海军少将,可在这支舰队里,压根就不起眼。四艘战列舰的舰长全是中将级别,十艘巡航舰的舰长不是准将就是少将,比正常的舰长配置整整高出两级。

当初编组这支铁甲舰队时,连海军总长鲁汉陕都在抢舰队都督的位置,四大洋舰队都督更是抢得不亦乐乎,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打滚撒泼,什么手段都使了出来,闹得太难看,结果便宜了皇子李克铭。

李克铭年未四十就晋升海军上将,跟他皇子身份没有关系。他是继鲁汉陕之后,英华第九位完成全球航行的航海家。而地中海之行更让他超越了前八人。协助西洋舰队都督施廷舸,在红海击败奥斯曼土耳其的米斯尔舰队,也证明了他有足够的能力统领舰队。

萧胜在圣道三十六年去世,胡汉山在三十九年病故,但鲁汉陕、施廷舸、孟松海、林鹏等老资格将领依旧一大把,再加上自己的皇子身份,李克铭可不认为能捞着这块饼子。

谁曾想那些老家伙争得太过分,太子都压不住,连皇帝出面协调都无功而返,气得皇帝一狠心把儿子推了出来,这下大家都傻眼了。

舰队都督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各舰舰长之位也争得传到了一般老百姓耳里,甚至还为这事搞起了博彩,最终的结果是,英华四大洋海军的精兵强将全集中在了这支舰队里。

大家如此心热的原因,一是近二十年来,英华海军近于休假,一半的风帆战列舰都停在军港里,任由风吹雨淋,渐渐朽坏。海军整日就忙着驾驶巡洋舰乃至更小的护卫舰,在半个地球的海洋上缉私剿匪,外加探险。军人之道,除了升官发财,还求一个勇名。二十年没大战,陡然送上这么个机会,相互之间不刀枪相向已经很克制了。

第二个原因则跟这支舰队本身有关,四艘快速战列舰,十艘巡洋舰,舰队集中了英华海军七八年里攒起来的所有新家当,尽管还有风帆,尽管铁甲也只是挂在木船壳上,可这样的战舰已经将旧日风帆战舰丢在了身后,是后世海战之道的敲门砖。驾驶这样的战舰扬威四海,是每个赶海汉子毕生都梦寐以求的理想。

当然,在这支汇聚了四洋海军豪杰的舰队里,谁立了功,谁就跻然出众,谁丢了脸,那就是遗臭百年。

之前的战斗里,各舰都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可金沙江号却在阴沟里翻了船,每一处被砸瘪的船身,每一块被轰掉的铁板,都像是在撕着安平远的脸面,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