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壮丽的绝响(第7/14页)

虽说是个大土包,但也不能任由蜀将陈式拿走啊。于是魏国的雍州刺史郭淮,就带了兵马,怒气冲冲去保护土包,要给陈式好看。不想到土包前,突见包上一人,羽扇纶巾,身穿八卦道袍,笑咪咪的问候郭淮:“老郭,你可来了,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诸葛亮?当时郭淮吓了一大跳,掉头就走。诸葛亮开心的坐在土包上,开始写奏章向小阿斗报功。

阿斗传旨,诸葛亮拿下土包有功,恢复丞相职务。

拿下武都、阴平二郡,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也是唯一一次有成果的北伐。但这次北伐,惹毛了魏国,次年,魏国发三路大兵,强攻西蜀。

但这次伐蜀,却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开头就是恶搞,结尾更是闹心。事情起因,缘自于大司马曹真,他认为老是这样被动的让诸葛亮来搞,不爽,不如主动去搞诸葛亮,就提出了三路并进的主张。魏明帝曹睿也不说开个常委会讨论,自己就批准了。

等到三路人马并进的时候,司空陈群出来了。司马是管军事的,司空则是管水土及工程建设的。就听陈群上奏说:“陛下,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叫嚣战争呢?你去库府里看了没有?里边空空荡荡啊,没有军粮,这仗你怎么跟人家打?”

“啊?”曹睿吃了一惊:“那你不早说?”

陈群道:“谁让陛下你不说先开会讨论,就批准了他们的?”

曹睿:“那……现在咋个整?”

陈群:“还能咋个整?当然是叫他们快点回来呗。”

“叫他们回来……”曹睿为难了:“这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叫他们回来呢……有了,我把你陈群的奏章,给曹真发过去,他自己一看就明白了。”

快马加紧,把陈群的奏章,送到了大司马曹真处。曹真打开,先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然后再看第三遍。看了三遍之后,曹真就琢磨了,“啥意思啊?陛下他这是啥意思啊……明白了,陛下是让我速战速决,赶紧攻入蜀川,活捉诸葛亮,打倒蜀匪帮,赶紧,马上进军吧。”

于是魏国三路大兵,一路由曹真率领,走斜谷。一路由张郃率领,走子午谷。一路由司马懿带领,从襄阳出发,溯汉水而上,取路汉中。

闻知魏兵大至,诸葛亮厉兵秣马,还专门修造了两座城池,日日夜夜枕戈待旦,等魏军到来撕杀。可是诸葛亮早也等,晚也等,从年头等到年尾,硬是没见到一个魏兵,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魏兵行至半路,遭遇暴风雨袭击,道路被冲毁,于是魏兵一生气,就掉头回去了。

你看这扯不扯。

【8.小偷割麦子】

三路魏兵取西蜀,有头无尾,半路而归,这也算诸葛亮的一次成功战役。这样,诸葛亮就等于和魏兵四次交手了。第一次失街亭失败,第二次攻郝昭失败,第三次取武都阴平成功,这一次曹兵自己撤走,当然要算诸葛亮大胜。

四次交手,两负两胜。诸葛亮感觉好没面子,决定再搞一次,这次非要搞出点名堂来不可。

这一次的战役,正规名称叫上邽战役,不正规的名称叫小偷割麦子。

这一次又是诸葛亮出手,司马懿过来抵挡。诸葛亮这边统三员大将,王平、高翔和吴班。司马懿那边也是三员上将,张郃、郭淮和费曜。

此外,这一次诸葛亮还动用了高科技技术,使用木牛运输粮草。

木牛,实际上就是一种小推车,这种小推车,发明者也不是诸葛亮,而在诸葛亮的家乡,这种车就有很多,当地称土牛。诸葛亮将其改良,提高了其技术含量,因而命名为木牛。但还有一种说法,说土牛其实就是木牛,是诸葛亮在西蜀的发明,流传回到了南阳。总之,土牛也好,木牛也好,就是辆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