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痞子手段与外交之长(第6/15页)

戈登认为,李鸿章欠他的人情。他为李鸿章洗地擦屁股,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所以李鸿章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李鸿章果然有了表示。然而正是这个表示,引爆了戈登先生的怒火,成了戈登先生非辞职不可的第三个理由。

戈登火并程学启

1863年6月10日,副将李恒嵩来找戈登先生。

李恒嵩,他实际上是常胜军的副队长。虽说常胜军是一支以洋人为主力的部队,但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需要中国的法律授权。这就意味着,这支部队的高层,必须要有一个中国官员。这个中国军官就是李恒嵩,但老李是个聪明人,只拿属于他的那份高薪,却从不插手常胜军的事务。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常胜军的高级指挥官。

李恒嵩告诉戈登说:他的家眷,居住在苏州北面的阳澄湖边上。目前,有一股太平军正向那座小岛进发,李恒嵩要求常胜军出动,去保护他的家人。戈登先生立即命令一营常胜军出发。

这支常胜军抵达阳澄湖,轻而易举就赶走了太平军,兴高采烈地高举着战旗凯旋。但在半路上,突然听到一声枪响,霎时间,前后左右,子弹如瓢泼般打了过来,密集的弹雨过后,就是火炮的猛烈轰击,轰得常胜军们鬼哭狼嚎,奔走争避。

这场战役中,当场打死两名士兵,余者多人负伤。

是谁设伏炮击常胜军呢?

原来是李鸿章最倚重的亲信大将、淮军最能打的程学启。打完了之后,程学启哈哈笑着说:误会,误会,全都是误会。这都要怪你们自己,你说你们明明是常胜军,怎么会让我们以为是太平军呢?以后注意着点儿,别再让我打你们了。

伤残累累的常胜军哭着回来,向戈登先生报告。戈登先生怒不可遏,立即给李鸿章写了封信,强烈谴责李鸿章假和谈、真战争,蓄意制造冲突的真实面目。估计信件送到了李鸿章手上之后,戈登先生率常胜军登上“海生”号炮艇,杀奔程学启大营,要去和程学启火并,见个高低。

李鸿章见信,顿时乐了:好,好,戈登真是太善良了,他是先让我收到信,然后才去火并程学启。这意思就是要求我派个人去阻止他。

派谁去好呢?

对,就派中国第一家兵工厂的负责人马格里。马格里这厮,现在天天缠着本官要美女,以后肯定也是个祸害,就让他去找戈登吧。

马格里接到命令,立即登船出发,于次日追上了“海生”号。登船之后,就苦苦劝说戈登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要找程学启火并。其实,李鸿章对戈登先生的判断是很准确的,戈登先生根本不想和程学启火并,可是程学启杀了他们的人,如果他不闻不问的话,就无以服众。所以他面对马格里的劝说,连连摇头:不,不不不……除非程学启向我当面道歉,否则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让程学启道歉?这事太容易了。等戈登先生到了程学启大营,程学启向戈登歪歪扭扭地行了个军礼:嘿,戈登你以后注意着点儿,别再让我们把你当成太平军打了。

郁闷地回来之后,戈登先生又接到李鸿章的调令,要将常胜军中的中国士兵全部调走,只留下一群印度兵。这事可把戈登先生气坏了,他认为常胜军现在只应该加强,而不应该分解,就写信拒绝。

李鸿章见信大喜,立即切断了常胜军的粮草与军饷供给。

切断常胜军的粮草军饷,只是为了打击并削弱戈登先生的影响力,达到最终将常胜军解散的目的。但李鸿章和戈登先生失和,引发了英国人的重重焦虑,于是全都跑出来劝架,最终的结果是戈登先生收回辞呈,而李鸿章则恢复对常胜军的粮草和军饷供给。

此事过后,戈登先生在常胜军中的影响力受到致命的打击,于是常胜军第三次哗变,拒绝执行他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