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宋代以降(第5/14页)

唐以土承隋,隋以火继周,周以木变魏,魏以水而绍金。昔汉祖之正号也,去姬氏之灭几六十年,闰霸秦而继周著为火德,识者以为得天统。魏氏之推历也,去愍怀之亡亦六十年,舍四僭而踵晋,定为水行,议者以为当正位。推晋而上,至于伏羲氏出震而王天下也,帝王之大统明矣。谨论。

——《南北正闰论》

金人偏偏是土德

老话说:“墙里开花墙外香。”五德学说虽然逐渐在汉人王朝受到一定冷遇,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它却被蛮夷们相中了——蛮夷们要假装有文化,假装是中华正统,那么拿这套华而不实、神神叨叨的理论来涂脂抹粉,那真是再方便不过啦。

契丹辽咱们前面说过了,下面再来说说西夏。西夏是党项族在宋初建立的国家,国王的老祖宗原本姓拓跋(是真是假不好说,不过基本上跟北魏拓跋氏没太大关系),后来受唐朝赐姓李,又受宋朝赐姓赵,到了元昊的时候干脆自立,而且还新定了一个国姓,叫作“嵬名”。跟契丹辽一样,所谓“西夏”是后人对他们的称呼;所谓“大夏”是他们跟中原王朝打交道的时候假装华夏正根儿而起的汉名;他们称呼自己的时候,用的可是“大白高国”或者“大白上国”。

那么西夏有德性吗?也有。当时在中国大地上其实共有四个国家,北边是契丹辽,中央是北宋,西北是大白高国,西南有大理,再往西青藏高原上还有吐蕃诸部,但不算一个完整的国家。除了大理外,其余三国都有德。其实从“大白高国”这个名字就可以猜出来了,白是金之色,所以西夏是金德,尚白。有趣的是,几百年前赫连勃勃的大夏,其统治中心跟西夏很接近,名号也雷同,竟然连德性也一模一样,西夏是不是跟他们学的呢?这可还真不好说。

说完西夏,咱们再来说说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女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他们跟契丹人不同,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曾经一度臣服于契丹辽,后来一看契丹政权日益腐朽,于是首领完颜阿骨打干脆扯旗造反了。契丹辽的中后期,女真又叫女直,为什么叫女直呢?原来契丹辽有一位皇帝大名叫耶律宗真,他一听怎么着,有个部族竟然也敢叫“真”,犯了老爷我的讳了,这还了得?于是就删掉女真的“真”字下面那个“八”,给改名女直了。

话说女真族刚起兵的时候,那真是哆哆嗦嗦、胆战心惊,生怕打不赢契丹辽的百万大军,还着急派人去跟宋朝接上了头,商量着南北夹攻。谁想那时候契丹政权真是烂到根儿上了,护步答冈一战,女真两万人马竟然完胜契丹七十万大军。随即女真军大踏步前进,很快就灭掉了契丹辽,并且顺带手把北宋也给灭了。宋康王赵构一路南逃,最后终于暂且在今商丘站稳了脚跟,建立起了南宋。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几乎是一转眼就基本拿下了黄河流域大片汉土,而且他们没搞契丹辽的两部制,所以汉化速度超快。灭辽的时候,完颜阿骨打年岁已经很大了,在前线带兵打仗的大多是他的儿子、侄子,这票小伙儿都前后脚起了汉名,什么完颜宗望啊,完颜宗翰啊,完颜宗弼啊——听过评书《岳飞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女真大太子是粘罕,四太子是兀术,这是本名,其实粘罕就是完颜宗翰,兀术就是完颜宗弼。

不仅是宗室将领们,就连皇帝都起汉名——初代太祖完颜阿骨打又叫完颜旻,二代目太宗完颜吴乞买又叫完颜晟,三代目熙宗完颜合剌又叫完颜亶,四代目海陵王完颜迪古乃又叫完颜亮,五代目世宗完颜乌禄又叫完颜雍……完颜亮和完颜雍都是超级汉化分子,写诗作文,跟汉族士大夫没啥两样,尤其完颜亮还把都城从上京会宁府给迁到了燕京析津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正式待在汉地而不是女真族的东北老家了。所以五德之类的玩意儿嘛,就算几个老祖宗想不起来搞,这两位是一定会大搞特搞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