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当年证物(第3/4页)

洛阳府尹自然会想到自己有可能会丧命,这种情况之下,他心中一定希望有人在自己身死之后,能够找到那些‘证据’,如此他们才不会死的毫无价值。

“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存放木盒,一定不能太过隐蔽,但同时那个地方又很容易被人忽略。”李沧海站在原地,转着身子朝周围看去,仔细的寻找着这种地方。

房梁、桌角……

蓦然,李沧海的眼神停在了房间正中的一处影壁之上。

影壁上所雕刻的乃是一尊獬豸,獬豸脚踏祥云,昂首挺立,给人一种沛然正气。

李沧海走了过去,他仔细的瞧着影壁,影壁上的獬豸乃是木雕,纹理清晰,栩栩如生。

然而,李沧海却发现獬豸下颌处的鳞甲,与周围竟有些出入。

周围鳞甲全是顺麟,而只有下颌那片鳞甲,竟然全是逆鳞。

“这逆鳞向来只有一片,为何这尊獬豸却有着这许多逆鳞?”李沧海眉头微皱,稍作犹豫,便伸手摸去。

当他的右手摸到那些逆鳞之时,他心中顿时一喜。

因为,他摸到了一丝缝隙。

“找到了!”李沧海沉声吐气,右手微一用力,顿时将那块逆鳞给扣了出来。

陶箬竹立即围了上来,他看到李沧海手中拿着一个比巴掌大上一圈的木盒,木盒厚约三寸,正面雕刻着鳞甲,反面则雕刻着一朵牡丹,放入獬豸下颌,正好能够将那处空缺给填上。

“大人,这就是那个木盒?”陶箬竹看着那木盒,啧啧称奇道:“那位大人能够以如此巧妙的方式,将木盒藏起,也就只有大人目光如炬,才能一举找到啊!”

李沧海也是感慨万千,当年的洛阳府尹心思又是何等缜密,否则也不会想出这等方法。

来到证物间,众人的注意力自然是放在各种证物上,谁会去看这影壁?

而那位洛阳府尹也正是利用了这点,才将木盒表面雕刻成鳞甲,镶嵌于影壁之上。

他相信,若有人重提当年案件,必然会有人前来寻找木盒。

他也相信,能够重提此案之人,也必定能够找出木盒下落。

否则,如何有能力替秦复沉冤昭雪?

李沧海打开木盒,发现里面放着一枚吐蕃兵符,以及十多封发黄的信件。

拆开信件,李沧海逐个仔细的阅读了一番。

这些信件上面都有着秦复与吐蕃大将的署名,上面明确记载着双方之间的谋划。

从信件上来看,秦复确实投靠了吐蕃大将,两人在信件之中详细谋划了进攻计划,从如何侵占边关,再逐渐占领幽州,秦川,以及如何占领长安等谋划皆清楚的写明。

不仅如此,吐蕃大将为表示诚意,更是将兵符送与秦复。

“大人,从这些信件来看,似乎秦将军真的有通敌叛国的嫌疑啊!”陶箬竹说道。

李沧海眉头紧锁,他收起信件,道:“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这些信件真假还需再做验证,走吧。”

陶箬竹点了点头之后,便跟着李沧海离开了洛阳府。

出了洛阳府之后,陶箬竹问道:“大人,现在该去何处?”

“去百官苑!”李沧海眯着眼睛,沉声说道。

陶箬竹应了一声,随即去找了辆马车,两人坐上马车直往百官苑而去。

百官苑内除了供百官居住之外,还有临时供百官处理朝政之处。

经历‘逆鳞玄武’造反一事之后,大唐朝廷从上到下,可谓是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除了忙不迭的审理反贼,还要处理全国上下递送来的各种大小事件。

百官苑分前后两进,前进院是百官办事之处,后进院才是百官居住之所。

前进院又分为左右两跨院,左跨院以宰辅为首,右跨院以六部为首,各司其职的同时,也便于沟通。

李沧海与陶箬竹来到兵部所在的办事之处,兵部尚书立即迎了上来,拱手道:“李大人,你要找之人现被看守在厢房之内,这是他们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