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转守为攻说国舅(第7/16页)

马车行出去甚远,两人肩并肩而坐始终不语,直至转过这条街,媚娘才发出一声愧疚的叹息:“唉!因为我的事,又惹得你不快。”

“什么你的事、我的事?这是咱俩的事!”李治拉住她手,“我今日来游说,不仅是为你、为弘儿,也是为我在朝中办事方便一些。你有所不知,只因你二度入宫有悖伦理,他几度明里暗里以此胁迫。若你为中宫之主,非但咱俩心愿得偿,事关国体,他也少不得帮咱们遮掩。昔日之事就此作罢,我做起事来也省得缚手缚脚啊!”

听了这番话媚娘才觉宽心,直言道:“我看他是故意作梗,就是不愿放权。”

李治其实思考得很清楚:“不放权仅是一方面,你知道太原王氏、河东柳氏背后有多大势力吗?这两家本就与我们皇家有亲,他们子侄枝脉又与关陇各家亲亲相结,绕来绕去全都是亲戚,实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况且拐弯抹角还都可与我们皇家沾点儿关系,凭这一系列关系,莫说仕途、授勋、恩荫这些事,就是平常对下亦可作威作福。大利当前,也无怪乎他们恋栈。今日之事遭拒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只是……唉!朕降尊纡贵,以君贿臣尚被拒绝,我这张脸面置于何地?看来不把大权夺回来,皇位终是难安。”

媚娘悻悻切齿:“今日不成,还有明日,不信斗不过这老叟!”

李治捏了捏眉头:“我真有心不管不顾,强行下诏立你为后,可中书门下尽在其掌握,朕虽有诏形同废纸。”

“不能闹太僵!”媚娘恨归恨,心里却清楚,“无忌前构血案、后织党羽,满朝文武莫不惧之。以他今日之权势,就算你执意废立,当今朝廷又有谁会不问得失、不避险阻,一心唯你之命是听呢?”

两人低头思量一时无语……突然,两人同时想到一人,不约而同脱口而出:“李!”直至此时此刻李治和媚娘才明白,为何李世民会安排一个李,为何会先贬后擢,为何李会称病半隐于朝堂,原来藏有玄机,此人是……

李治慢慢绽出了笑容:“只要有李大胡子在,咱们什么都不怕,只管攻不必守。我已下定决心,定要夺回属于我的权力!”

媚娘也道:“为了永远和你在一起,也为咱们弘儿,我定要当上皇后!”

两人双手紧握,互相激励——长孙无忌态度已很明确,不能再抱希望。媚娘若想夺取皇后之位,必须扳倒无忌;李治若要夺回大权,也必须扳倒无忌。此刻他俩已不仅是情侣,更是并肩奋斗的战友!

三、二说国舅

长孙无忌拒绝李治,心内亦感不安,预感到他们将有下一步动作。果不其然,李治很快出招了。

他以表彰功臣为名,命阎立本再度为司空李画像,悬挂于凌烟阁。这是李第二次获此殊荣,与上次不同的是,天子李治亲笔为画像题写序言,辞曰:“朕以绮纨之岁,先朝特以委公。故知则哲之明,所寄斯重。自平台肇建,望苑初开,备引英奇,以光僚采。而岁序推迁,凋亡互及,茂德旧臣,唯公而已。用旌厥美,永饰丹青!”昔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至今尚在人世者仅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程知节、唐俭、李五人,其中尉迟敬德、唐俭皆年迈致仕,程知节统领禁军。功臣本义无忌居首,李位列第二十三,如今李二次图画,并获得天子御笔题词,在名分上足以与无忌并驾齐驱。

长孙无忌固然不悦,却也没办法,毕竟李征平江南,灭突厥,征高丽,战功卓著,非自己能比,唯有挂着一脸微笑去祝贺。好在李一向不参与任何朝堂之争,三天两头称病不朝,威胁倒也不大,可是李治此举依旧惹得群臣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