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一(第7/11页)

二月初二日,内赐遗念衣一件、玉佩一事。

是日,奉移大行皇帝梓宫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初六日,奉上谕:“侍郎曾国藩所奏,颇有是处。其余京堂及科道等所奏,各抒已见,殊少折中。各折均着发还。钦此。”

初七日,召见,公奏对甚详,上益嘉之。

初八日,奉上谕:“九卿科道有言事之责者,于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据实直陈,封章密奏等因。钦此。”

三月,公递应诏陈言一折,奏称:“用人行致二者并重。然凡百庶政,著有成宪,未可轻议。今日所当讲求,惟在用人一端。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皇上春秋鼎盛,与圣祖仁皇帝讲学之年相似。请俟二十七月后,举行逐日进讲之例,亦请广开言路,借臣工章奏,以为考核人才之具。”疏入,奉上谕:“礼部侍郎曾国藩奏陈用人之策,朕详加披览,剀切明辨,切中情事,深堪嘉纳。连日左副都御史文瑞,大理寺卿倭仁、通政使罗惇衍等,各陈时事,朕四降旨褒嘉。其通政副使王庆云、鸿胪寺少卿刘良驹及科道等折分别准行交议。如该侍郎折内所请保举人才、广收直言,迭经降旨宣示,谅各大小臣工必能激发天良,弼予郅治。惟称日讲为求治之本,我圣祖仁皇帝登极之初,即命儒臣逐日进讲,寒暑无间。朕绍承丕业,夙夜孜孜,景仰前徽,勉思继述。着于百日后举行日讲。所有一切应行事宣,着各该衙门察例详议以闻。钦此。”

初四日,奏“入春以来,雨泽稀少,农田待泽孔殷,亟请设坛祈祷,以迓和甘而慰民望”一折。

十二日,孝和睿皇后升袝覃恩,公呈请本身妻室封典。

十五日,公弟国潢入都,相见极欢。时以职务繁剧,不遑兼顾家事,悉以属公弟经理。

十九日,下淀园,恭送孝和睿皇后梓宫奉安昌陵。

四月初四日,奏陈日讲事宜,补前折所未备,凡十四条。其余讲官员数,进讲之地,所讲之书,陈讲之道,以及讲官仪节礼制等事,皆详考圣祖御制文集会典与国史列传各书。先定大概规模,于赞助圣学之中,寓陶成人才之意,犹前疏中之指也。

十二日,宣宗成皇帝升配覃恩,加二级,请封三代,皆封光禄大夫。公仍以本身妻室应得封典封叔父母。

十七日,钦派会试复试阅卷大臣。

十九日,移寓贾家胡同南头路西。

二十九日,钦派朝考阅卷大臣。是科入馆选者五十八人。

是月,湖南新宁贼酋李沅发就擒,槛送京师,斩之。上年收复新宁,巡抚冯公德馨奏报李逆死于乱军中。春间李逆复出,冯德馨逮问遣戍。诏以骆秉章为湖南巡抚。

五月初二日,公弟五女生,后殇。

十四日,在署考试各省优贡。

时奉旨令部院九卿各举贤才,公疏荐五人。奏称李棠阶以学政归家,囊橐萧然,品学纯粹,可备讲幄之选;吴廷栋不欺屋漏,才能干济,远识深谋,可当大任;王庆云闳才精识,脚脚踏实,可膺疆圉之寄;严正基洞悉民隐,才能济变;江忠源忠义耿耿,爱民如子。

六月初四日,奉旨兼署工部左侍郎。

十四日,钦派朝考拔贡阅卷大臣。是科取士二百余人。

七月,公弟国葆以县试案首入湘乡县学,年二十有三岁,与公入学之年同。

公每绾部务,悉取则例,博综详考,准以事理之宜,事至剖断无滞。其在工部,尤究心方舆之学,左图右书,钩校不倦,于山川险要、河漕水利诸大政详求折中。

八月十一日,召见,询以工部职务。公奏对详悉,移时乃退。

二十一日,钦派考试国子监学正学录阅卷大臣,取士五十名,引见记名者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