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运用(第2/8页)

格拉尼库斯河会战中,由于地形的限制,双方的骑兵很难发挥机动性,只能进行硬碰硬的正面交战。尽管在数量上不具备优势,伙伴骑兵还是成功逐退并击败了波斯对手。波斯骑兵的装备水平并不亚于伙伴骑兵,甚至更为普遍地装备胸甲,但是在骑兵战中波斯骑兵却落于下风。这样的差距,显然要归功于旭斯通骑枪在骑兵战中的优势,以及马其顿骑兵在训练和战术上对于冲击作战的强调。伙伴骑兵总是能够更为果断地投入冲锋,更灵活地完成机动,维持足够密集的队形,而在旧式的希腊和波斯骑兵面前占据优势。

在格拉尼库斯河会战后,亚历山大得以沿着小亚细亚南部海岸东进,并随后进入了叙利亚。这一举动终于迫使大流士本人迎战,从而引发了公元前333年11月的伊苏斯会战(Battle of Issus)。波斯帝国的军事系统动员了主力,包括中央直属的大量骑兵部队、卡尔达克步兵和近卫单位在内,一支被描述成超过25万人的大军组建了起来。即使扣除史料中的水分,这支波斯军队也至少达到5~10万人。

波斯军队中的希腊雇佣军和卡尔达克步兵,使得波斯人能够维持一条较高质量的步兵战线,与其相对的是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双方指挥官都把自己的主攻方向放在右翼,亚历山大的两支重骑兵,伙伴骑兵和色萨利骑兵都部署在战线右端,而波斯骑兵则大多部署在靠近海岸的一侧。大流士将一些轻装步兵部署到马其顿战线的右侧,利用高地骚扰敌军。

开战后,亚历山大带领右翼骑兵冲击了高地,迅速击溃了前出的波斯轻装部队,随后亚历山大中止了进一步进军。从高地上观察波斯军队的动向后,他判断对手在右翼的进攻意图,于是将色萨利骑兵机动到了本方战线后方,作为左翼骑兵的战术预备队。随后伙伴骑兵和配属的轻步兵发动进攻,连同持盾卫队和中央战线右端的方阵团一起,让波斯战线的左翼彻底崩溃。

与此同时,大流士终于开始了其右翼的进攻,由同盟骑兵和派奥尼亚骑兵组成的马其顿左翼,被数量占优的波斯骑兵逼退,但色萨利骑兵以果断的反冲击挡住了波斯的攻势。马其顿中央方阵的前进,由于河流的阻挡,一度难以取得进展。但随着伙伴骑兵向内转向,从侧后发起冲锋,腹背受敌的希腊雇佣军被一扫而空,大流士也在此时逃离战场。发现战局已经一边倒,进攻中的波斯右翼骑兵被迫选择撤退以逃离被包围的命运。会战的结果:马其顿军队约5000人伤亡(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死亡);波斯军队至少伤亡数万,尤其是宝贵的希腊雇佣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在伊苏斯会战中,伙伴骑兵和色萨利骑兵再度表现出色。一方面在对抗波斯军队的步兵和骑兵时,他们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冲击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在战场上的战术执行力更是不可多得。每一次冲锋、重组和转向的命令,都凭借其上佳的纪律性完全地实施了。相比单纯的战斗技能,这种战术素养是伙伴骑兵更为倚重的才能。

此后的高加米拉会战中,伙伴骑兵故技重施。面对着数量更多的对方骑兵,马其顿优势翼设法拉长了战线,并在局部以少量骑兵佯攻,吸引了对方的骑兵主力。随后伙伴骑兵找到了缺口,在轻步兵和持盾卫队的配合下完成致命一击。劣势翼的色萨利骑兵一如伊苏斯会战中,被作为战术预备队投入,以有效的反冲击制止了敌军的攻势发展。

进攻作战中,以一定数量的轻步兵配合,组成相对独立的战术集群。借助持盾卫队和方阵的配合,通过在侧翼获得优势,寻机打击敌军的主力战线背后;而在防御作战中,集中使用伙伴式的重骑兵,以强有力的反冲击阻止敌军,尤其是骑兵的进攻。这是大规模会战中伙伴骑兵的主要运用原则,这些运用方式成为伙伴骑兵由始至终的战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