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帝国(第5/6页)

1339年,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附庸,弗里堡联合了汝拉山区、阿勒河中游谷地的许多封建领主,共同反对伯尔尼的霸权。这一次弗里堡不但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甚至连当时的帝国皇帝巴伐利亚的路易也支持,因为伯尔尼在皇帝与教皇的冲突中站在了教皇一边。

得到风声的伯尔尼迅速动员,事实证明城市民兵的行动要比封建领主民兵快捷得多。伯尔尼军抢先占领了边境要塞劳本,而弗里堡在得到了部分勃艮第骑士的支援后,开始围攻劳本堡,其兵力的总数大约为1.2万人。而得到了盟友的支援后(林州有450人),伯尔尼派出了总数大约为6500人的援兵解围。为了与敌人区分,邦联战士们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上了白色的十字——这也成为了后来瑞士军队的标志。

战场在布朗姆贝格(Bramberg),是劳本东面的一个小村。从资料上看,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弗里堡—勃艮第联军在得知邦联军的行动后,就将主力转向,企图利用勃艮第骑士在野战上的优势一举击溃敌人。为了便于指挥,联军被分成两部分,勃艮第骑士与弗里堡分为左右翼,企图一举击破邦联军。

而邦联军在发现敌人出现后,迅速由行军的纵队变成了两个部分,左翼是林州军抵御勃艮第的骑士,而右翼则是伯尔尼军抵御弗里堡。显然邦联军的右翼是主力所在,战斗的胜负取决于林州人是否能坚持到伯尔尼军击败弗里堡人。

伯尔尼人的散兵一开始用投石索向弗里堡人投掷石弹,企图以此打乱敌人的阵型,随即散兵从己方的密集楔形阵两侧撤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外,数百名在后阵的伯尔尼人误以为这是己方被击败的逃兵,也稀里糊涂地跟着逃进了战场一侧的树林。幸好这一切没有影响伯尔尼的前排士兵,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挥舞着长戟冲破了弗里堡军的中央阵线,直扑敌人的军旗所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敌军击溃。伯尔尼军此时表现出了很高的战术素养,在击败敌人的步兵后,他们并没有追击正在逃窜的弗里堡人。而是在军官的指挥下重整阵型转向己方的左翼,他们很清楚,在没有打垮敌人的骑兵之前,整个战役的胜负还没有定。

此时林州人正在苦苦挣扎,勃艮第骑士采用了中世纪以来重骑兵对付步兵的传统战术——排成密集队形轮流冲击敌人步兵的侧翼,林州人发现到了平原上他们的长戟不再那么无坚不摧了,面对骑士的集团冲锋,步兵们不得不收缩队形,排成密集的空心方阵。而收缩了队形就没有空间挥舞长戟了,只能当一根长矛使用。林州人不得不排成方阵抵御着勃艮第骑士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支撑着他们的只有山民特有的坚韧和伯尔尼赶来援助的希望。

终于伯尔尼人出现了,看到友军的出现,林州人也发起了反扑,他们与伯尔尼人的侧击形成了夹击,将部分逃脱不及的勃艮第骑士包围了起来。失去了空间和速度的骑士们绝望地拼死抵抗,因为他们清楚林州人绝对不会留俘虏,但很快就被无数把长戟砍成了肉块。战场上一片狼藉,只剩下无数振臂高呼的邦联军。

劳本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弗里堡费尽心力组成的短命联盟化为泡影,而邦联又迎来了4个新的成员,同时邦联也得到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日耳曼高地联盟,加上原有的三林州与伯尔尼,这便是瑞士邦联里的老八州。除了伯尔尼以外,还有苏黎世与楚格、格拉鲁斯、卢塞恩。新增的成员除了增加了联盟的兵力和土地,更要紧的是以哈布斯堡家族为代表的帝国诸侯们不得不承认了这个新兴势力的存在,贸易封锁随之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