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训练与军团的内部结构(第4/6页)

多年以来,突厥弓的优越性能可谓是有口皆碑,直到1910年,还有人用老式突厥弓在射箭比赛中创下434米的记录。

“基里克”堪称东方世界弯刀之王,它的原型可能是中亚—蒙古马刀,为单刃单手兵器,刀身用高碳坩埚钢锻造而成,表面通常刻有血槽和古兰经的铭文,刀柄与长形刀身之间形成轻微弯曲,后者的下半部分质地更为精良。同时,刀身后部也保持着狭窄的宽度,而只在刀身末段的三分之一处外展变宽。这种特别的逐渐扩展的末端被称为“雅勒曼”(人工刀刃之意),这一设计可以极大地增加弯刀的劈斩力度,只需一击就能斩下一颗头颅。这种出色的威力令“基里克”成为奥斯曼人的首选兵器。

“基里克”的刀柄为犀牛角或牛角质地,并有一个椭圆形的末端,与刀柄形成一个弯曲的角度。“基里克”的刀鞘是木质的,表面饰有印花图案和金银。在苏丹巴耶济德和苏莱曼统治时期,基里克变得更短,更轻,更笔直。

“亚塔干”是另一种奥斯曼人常用的弯刀。据传说,一个外号为“亚塔干巴巴”的塞尔柱军官征服了今奥斯曼东南部德尼兹利省的一个小镇后,就在这里发明了这种兵器,并用自己的外号命名它和它的诞生地。但据考古学家考证,其实在12世纪起,“亚塔干”就出现在中亚了。它也是单刃,刀身长60到80厘米,带有一个明显的前曲,有些“亚塔干”的刀身在前曲基础上会朝刀身末端后倾。这种造型通常被称为“内弯”。刀背是用较为柔软的钢材制成的,而开锋的刀刃为了保证经久耐用,用经回火处理过的硬钢锻造。

◎ “亚塔干”。

刀柄分为两片,一般由骨头、象牙、角或白银制成,用一根带有装饰的金属带子固定在一起,上面没有护手,刀柄和刀尖之间以金属板相连。为了防止劈砍时刀从使用者手中滑落,柄锤两端同时向外延伸,形成一对翼形或耳形。不同地区的“亚塔干”刀柄在外形上带有不同特色:巴尔干人的“亚塔干”刀柄往往带有硕大的柄耳,其制作材料通常是骨头或象牙,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亚塔干”刀柄的特征则是柄耳较小,制作材料通常为兽角或白银。由于没有护手,“亚塔干”可以与刀鞘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它往往是别在佩戴者的腰带内的,用一只钩子固定住。这种佩戴方式使刀看起来很像“横躺着”一样,故而得名“亚塔干”(奥斯曼语“躺着的人”的意思)。

加尼沙里所用的“亚塔干”被称为瓦尔萨克,其规格更小,更轻(重约0.85千克),这样在行军的时候就不至于碍手碍脚。

“坎嘉尔”很短,象牙质握把顶端附有一对叉子形的护手,护手紧贴着匕首下端为开锋的部分,这一设计令使用者可以握住握把下端而不必担心伤及手指,使用起来也更自如。

长柄刀、长戟和长柄斧均为欧洲的舶来品。长柄刀的外形类似于中国的青龙偃月刀:单刃刀身连接着一根长形木柄。一般而言,形状像斧头的刀身长18英寸(45厘米)左右,被固定在木柄(通常长2米左右)上。少数长柄刀的刀身背面是钩子状的,专门用于对付骑兵,这种长柄刀被称为“钩镰刀”。长柄刀可以兼作一支铁头木棒、一支短矛、一支斧形枪,或一支长戟,英国人西维尔认为它是长兵器中的王者。

长戟又称为瑞士镰钩枪,是一种在14-15世纪被广泛应用的双手长兵器,长度通常在1.5米到1.8米(5~6英尺)之间。它本质上是斧头和长矛的结合体。斧身背面通常附有一只钩子或刺以便将骑马的敌人钩下来。它造型简朴,用法也很简单,但用途广泛,对上骑兵的时候更是游刃有余,熟练的长戟手可以将一名骑士轻松地拽到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