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火烧波斯王的胡子(第6/25页)

阿尔塔费尼斯与王兄接洽之后自然肯定了这项计划,这让阿尔塔费尼斯暗中大大松了一口气。尽管不能对总督透露任何口风,他正在波斯统治者与其民众日益增长的斗争情绪中寻找微妙的平衡。在其他伊奥尼亚城邦看来,米利都因阶级之间严重的仇恨情绪而臭名昭著,尤其是最近爆发了特别严重的内部流血冲突。雅典爆发了革命,这座城邦宣称在传说中的古代曾经向伊奥尼亚派出了最早的殖民者,革命立刻蔓延到米利都和爱琴海许多岛国之上。在各个城邦街道之中,革命者以暴力手段要求建立类似的民主政体,推翻僭主制度,终结蛮族统治。阿里斯塔戈拉斯带领着波斯军队开向纳克索斯,他知道自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波斯在西方的总督辖地

然而,他最终还是得面对这些。一切可能发生的不幸都发生了。占领纳克索斯的企图彻底失败,导致这一切的阿里斯塔戈拉斯与波斯远征军的长官发生了可怕的争吵——而这名长官恰好是阿尔塔费尼斯的堂兄弟。当消息传到萨迪斯之后,总督以其对伊奥尼亚事务惯有的果断解除阿里斯塔戈拉斯的职务,并立即签署命令使之生效。现在阿里斯塔戈拉斯已经穷途末路,他得到远在苏撒的叔叔支持之后,对这项解职令发起了惊人的报复。他在被剥夺僭主职位之前主动放弃了它,并突然宣布自己是民主政治的热情信众——他高声宣布自己对民主政体非常热爱,希望看到它在各个伊奥尼亚城邦中都建立起来。这就仿佛把火星投入了火药堆:整个伊奥尼亚都爆发了革命,各地的僭主制度被推翻,取而代之以民主政体。而僭主们则由于害怕被石头砸死,纷纷逃到了阿尔塔费尼斯。

暴乱的结果往往令人害怕。伊奥尼亚人高举民主的旗帜,采取了致命的危险举动。他们公然反抗大流士指定的总督的统治,推翻了强加给这里的政体,勇敢地向万王之王宣战。甫获自由的国家难以顾及大多数人,阿里斯塔戈拉斯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在某种程度上他对国人现在面临的挑战不抱任何幻想。像波斯这种超级大国的势力不是可以轻易挑战的;他对复仇的渴望显然带来了动荡和毁灭。如果这些叛乱的城邦以及他们的梦想不会被立刻粉碎,他们不仅得组成联合阵线,而且至少需要建立强大的舰队和联军。

但是怎样保证这一切呢?阿里斯塔戈拉斯足智多谋,早已经考虑到一切可以运用的诡计。第一步就非常冒险。他的一个代理人伪装成效忠于阿尔塔费尼斯的军官,悄悄驶入米利都北方数英里远的一座港口,波斯海军正在此处停泊,他聚集所有在此服役的伊奥尼亚海军将领,策反他们率领舰队脱离战线,前往米利都。13这是一次勇敢而辉煌的胜利——鼓舞阿里斯塔戈拉斯为了自己的一项秘密计划出海。公元前499年冬天,他登上了一艘战舰,悄悄驶出了城邦港口。他看到与米利都隔海相望的北岸有一座高耸的山岩,这就是耸立在海面上的米卡勒山(Mycale)的山脊。这在过去的好年中曾经是亚洲的希腊人聚会庆祝他们全体联盟的地方,这座圣所叫“帕尼欧尼翁”(Panionium)——意思是全体伊奥尼亚人的圣殿。或许这里非常适合举行战争委员会会议或者将领大会,并且可以在这里制定战略性的计谋——但不是现在。阿里斯塔戈拉斯身负另一项更为重大的使命。他继续航行。随后只能看见米卡勒山西段的一点点影子,萨摩斯岛也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了。前方是辽阔的大海,海流将他们送往希腊本土。

十年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