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四十一章 团体利益(第2/5页)

这群马队在欢呼声中直上炮阵地所在的丘陵,看在还在泥水当中挣扎的那运弹药的马车。徐一凡心思一动,翻身下马,挽挽袖子就加入推车子的队伍:“弟兄们加把劲,小鬼子末日就在眼前了!”

他一动手,身后那些戈什哈哪里还闲得住,哗啦啦的全部滚鞍下马,嗡的加入了队列当中。人多力量大,三下五除二马车就滚动起来。丘陵上面跑下来一队军官,带头的就是右协协统陈金平:“大人,这怎么当得起?这里危险,还是请大人回去!”

徐一凡拍拍身上的泥点笑道:“大家都是两个蛋一杆枪,你们能在,我倒成娇小姐了?鬼子这个惨状,我不来看看,就你们享受?什么道理!”

大群的军官卫士簇拥着徐一凡就直上作为炮兵阵地的这个丘陵,快上了丘陵棱线的时候儿,徐一凡突然转身,迎着数千道热切的目光,摘下军帽,重重的向布满原野上的官兵一挥,接着半转身笔直指向向南方!

底下沉默少倾,接着就是惊天动地的欢呼再度响起:“徐大人!我们绝不后退!”

※※※

丘陵上面放列了炮兵阵地,山野炮口离瑞兴府城墙,直线距离不过三千米。即使大雨能见度不良,这第五师团的最后要点也清晰可辨。城墙周围已经掘出了密密的壕沟,雨水灌下,满壕沟的泥水,也不知道有多深。城门已经被封死,矮矮的城墙也被土木加固完毕,城内所有屋子几乎都被拆干净了,能用的材料全部来加固工事。所有人都守在战位上面,少有走动,沉默得如同死城一般。

两千余日军残兵,准备死守于此,徐一凡已经给他们开放南面后路了。但是这些鬼子毫无半点撤退的迹象。

大雨当中,徐一凡举着望远镜观察良久,半晌才轻轻吐出几个字:“想死……还不容易?”

那些戈什哈还有右协的军官,有意无意的总是挡在他的身前,溥仰更是神色紧张,竖着耳朵听有没有炮弹破空的声音,一旦稍有响动,马上就要将徐一凡压住。

陈金平也有点紧张:“大人,地形也就如此了。大人还是早点下去吧,我在这里和您拍胸脯了,这些鬼子,右协包打了!”

徐一凡一笑,侧头反问:“多长时间?”

陈金平算算:“今儿八月二十二,参谋本部的总攻击命令是八月二十三……大人,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我把鬼子头儿给您牵过来。您要死的要活的?”

徐一凡摆摆手:“八月二十四日,我就要结束战斗。”

陈金平一怔,六营兵强攻日军的强固工事,徐一凡的炮兵建设限于时间,也只是野战火炮,并没有攻城重炮。哪怕第五师团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啃掉他们也还要点牙口,徐大人怎么就只给一天时间?他心思转动,低声问道:“大人,是不是东线有什么变故?”

这句话算是问道徐一凡心坎上面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就意味着暂时放弃对其他的方的控制力。可是以他的实力,根本无从选择。现在他担心的就是东线发生什么变故!聂士成他们掩护的从平壤到安州一线,是禁卫军的退路和补给线。虽然现在的补给也相当有限,这个时候儿的陆上补给耗费大而运得上来的少,他打仗用的也大多是这一年多拼命储存的老底子。但是作为一支军队,始终有条通路和四面断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作为禁卫军这支新军,恐怕现在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东线有什么不测,就要打乱他的全盘战略安排!他需要进退自如的地位,逐个对付敌人,而不是被对方逼到鼻子下面!

可是作为上位者,自己是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疑虑之态落在属下眼中的。从开始到结束,最大的压力,也就是他一人承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