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七十九章 最后一战(一)(第4/5页)

宋庆算是辽南诸军当中听他号令最早的,现在却不温不火的,不知道这老家伙是怎么个意思!当初投效的时候哭着喊着要他带着毅军反攻田庄台复仇,现在又这么个死样活气儿的模样!

诸将屏息不动,看着徐一凡的笑容渐渐变僵下来,几百健马也都停下脚步,马上骑士纷纷下马,大营当中,居然一时间就安静下来,只听见远处的炮声隐隐约约的飘过来。

他妈的,老子就想暂时丢开一切,好好的做徐武穆,单纯的打好这一仗,这都不让老子爽到!

※※※

牛庄。

炮声隐隐,从辽河东岸一直飘了过来,而硝烟,也有一阵没一阵的在田庄台那里飘动。

大山岩伯爵陆军大将全身戎装,站在自己司令部的瓦屋顶上,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的看着那边的方向。

伯爵大将并不许一个参谋跟在他身边,自从战局急转直下以来,他就变得孤癖了起来。麾下参谋多请求大将阁下干脆破釜沉舟,一路向辽西走廊挺进,要么干个轰轰烈烈,要么胜利,要么就是让征清第二军如同樱花般凋谢,也无负平生。

不仅仅军司令部的年轻参谋们有如此见解,就连参谋本部的指导意见也有这方面的暗示。这暗示的背后,原因其来有自。

俄国和日本在远东联手已经靠不住了,这短短几天里面,外交折冲不知道有多少。

一线的参谋们并不知道英国法国等已经联合向俄国发出照会,要求俄国说明他们在这场远东战事当中的立场。英国在印度洋上面的舰队也在向远东调动。德国倒是表示支持俄国在远东的举动,但是德国人干的法国人就要反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马上表示出要重新靠虑俄国到期国债换期问题——谁不知道那个残疾皇帝指望俄国这台蒸汽压路机陷在远东,好减轻东线压力?两方面压力一加,俄国皇帝已经宣布驻日公使发表的只是个人意见,远东中日战事,俄国绝对严守中立——他们现在在远东力量也不足,西伯利亚大铁路距离完工还早着呢。驻日公使口中的十万把刺刀,打一狠折还不知道有没有呢。

失去了俄国这方面的指望,日本的参谋本部也陷入了混乱当中,一部分狂热者的意见就是第二第三军破釜沉舟,向直隶挺进!往前还有一分指望,就算失败,也是整个帝国一块儿完蛋,倒霉也不光是陆军海军一家。

这背后的弯弯绕前线参谋当然不清楚,但是这个向前挺进,却是极对胃口。日本的民族性本来就有这种疯狂的因子,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武士一生,不过如此!

可是第二军的行动,却被大山岩强行按住了,不仅如此,他还将主力后退布置,摆出了一个节节抵抗,节节后退的阵势。谁都知道,这种兵力布置是完全被动式的。大山岩阁下完全放弃了主动攻击的态势,也许这样的布置可以让第二军在辽南撑上很久,但是现在的关键,并不是第二军能坚持多久的问题!坚持再久,也不可能取得战事的胜利!

参本表示了反对意见,可是现在伊藤博文陷入弹劾当中,大本营解散,帝国战争指导机能完全丧失。一线各军基本上完全可以自行其事。更别说帝国陆军三大将,一个是皇族,等于吃闲饭的,一个山县已经进了神社,就剩下他大山岩最为德高望重,还有陆军大臣的身份,谁能压住他老人家?

“大将阁下已经老糊涂了!”

“帝国完了!”

这是在征清第二军当中传得最多的两句话,不可避免的,也让征清第二军的士气消沉了下来,所以在田庄台一线,一个主力联队,在那些手下败将辽南清军的攻击下,两天战斗就到了几乎退到了辽河边上,清军再猛扑过来,就要直指牛庄的第二军司令部!让出牛庄,就要直退到金州才有险可守,那时候两万兵马的征清第二军在狭窄的金州旅顺这么个半岛尖的地方,再无回旋余地,只有守到死了!虽然弹药充足,粮食缴获清军的也不少,还有缴获的那么多清军要塞大炮,啃下金州旅顺极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