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秦国,五张羊皮换崛起(第5/5页)

秦穆公的称霸,虽然没有完成进军中原的大业,但对于整个秦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一个,为什么秦国能够以关中平原的土地,支撑起后来平灭六国的浩大战争。许多人都把这一切归结为商鞅变法的成果,其实在这之前,百里奚就已经在做同样的事情。百里奚为秦国建立的,是一个中央绝对掌握经济权力的制度,特别是专卖等法令,保证中央获得经济上的巨大利益,而他在秦国推广农业,变游牧民族为农耕部落的行动,不但令当时大批游牧蛮族转化为农耕民族,从此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更使秦国新拓展的千里土地,成为秦国最可依赖的大后方,比起同样拓展领土的楚国来说,虽然秦国在国土面积上,此时并不及楚国,但是国家的统一程度,组织的严密性,都远远强于楚国,这一差距在春秋时期,并未凸显出重要性,但到了战国时代,却成为秦楚决胜的一大关键要素。

秦穆公病逝于公元前621年,在他的身后,事实确实如百里奚所料,在漫长的南北争霸中,晋国逐渐走向了衰落。之后的秦康公、秦共公、秦恒公,都曾趁机发动过对晋国的战争,然而势力犹存的晋国,却一次次击退了秦国东进的企图。一直到了公元前546年向戎弭兵会议后,屡遭挫折的秦国,暂时放弃了东进的企图。此时在位的秦景公主动与晋国修好,恢复了相互间的联姻关系。春秋末期的秦国,已经满足于偏安关中,除了帮助楚国复国外,再无其他争霸的大动作。但是漫长的蛰伏期后,就是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后的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