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吴起,最悲壮的改革者(第6/7页)

吴起到楚国时,正好是楚悼王在位的时候,这时的楚国,也正好处于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楚国虽然常年处于大国地位,但是战国早期的楚国,却一度国力不振,特别是在中原国家纷纷进行封建化改革的时候,楚国的进展却缓慢得很,主要原因还是楚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与中原差距遥远。楚国国内,其地主派势力和新贵族势力也凤毛麟角,根本没有能力对抗奴隶主贵族的卿大夫阶层。韩赵魏三国建立后,成了楚国的大敌,特别是强大起来的魏国,多次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连续多次战败楚国。这样的局面下,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楚悼王,也必须要效法中原王朝,变法图强。所以此时到来的吴起,可以说是当时楚国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

吴起到来之后,楚悼王首先让他去担任楚国北方苑守,干的还是老本行打仗。吴起到任后一如既往,他继续推行安边持重的战略方针,这时候他的主要对手,却成了“老东家”魏国。在吴起的指挥下,先前多次被魏国打败的楚军这次扬眉吐气了,他们多次击败魏国和韩国、赵国的联军,暂时遏制了魏国的南下势头。但是楚悼王知道,这样做是治标不治本的,强大起来的魏国,会把楚国当做一个重要的吞并对象,不变法,就很有可能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这里要说说吴起的这个老板楚悼王,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出了名的英主。他本是在政变中被拥立上台的,之后励精图治,扭转了自春秋末期开始,楚国国君权力衰弱的局面,楚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但是在向北发展中,楚国却遭遇到了魏国的阻隔,楚国多次发动对魏国的战争,却皆被魏国击败,严酷的现实,也让他决定走魏国的强国之路,而曾经参加过李悝变法,并且战功卓著的吴起,就成了他实行变法的首选。

和其他国家一样,楚国也有抵抗变法的守旧势力,不一样的是,楚国变法,是战国时期所有变法中最难的。比如,商鞅变法时期,虽然秦国的旧贵族同样强大,但是秦国本身的机构就非常简单,自上而下的威权,可以很容易的推动,楚国这个时候的情况,却是旧贵族的势力盘根错节,且画地为牢,楚王很多时候都说了不算。当变法的“风”放出来以后,立刻引起了旧贵族的反对,尤其是楚国旧贵族中实力强大的屈氏以及黄氏,他们认为楚悼王如果轻易变法,那就是对不起祖宗,就是叛逆,而吴起更被他们称做“祸人”。中原国家变法后,传统贵族阶层的悲惨命运,楚国贵族们就是没见过,听也听够了,怎么能够允许这一幕在楚国重演。

但吴起从小就是个不知道害怕的人,当年在魏国打仗的时候,5万打50万他都不怕,何况现在对付几个小小的拦路虎。和用兵一样,吴起是一个从来不打无准备之战的人,他深知搞变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生搬硬套是不可能的,经过一番筹谋,吴起拿出了他的变法议案,一份和中原国家变法大不相同的方案。

吴起的变法方案,主要包括如下的条文:一是取消世袭的贵族制度,凡是贵族传承了三代以上的,一律取消世袭,从此之后,子孙不能再继承爵位;王室的家族稍微宽松一些,传承了五辈的,一律都取消特权和俸禄,而且要迁移到边远的州县去,给予土地自食其力,他们原先的土地一律都要由国家没收。二是整顿政治机构,也就是机构精简,整个机构要裁撤冗赘官员,精选干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要统一言论,整个国家不能有任何反对变法的言论,否则就要治重罪。第四条是对楚国影响最深远的,吸取自己在魏国创办武卒的经验,吴起在楚国也创办了独特的军事部队——厉甲兵,和当年在魏国一样的政策,厉甲兵也是精选出来并由国家直接掌控的国家精锐部队,有了这样的虎师,楚国的实力也就大大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