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英雄惜英雄(第6/8页)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窝囊!”秦叔宝灌下一碗酒后,总会这样开头。

“为这样的人卖命,不值!”程咬金也灌下一碗酒,回上这么一句。

“唉!”少言的罗士信,只是在旁边叹气摇头。

那么,王世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令秦、罗、程如此反感?

王世充原为西域胡人,姓支,只因祖父年纪轻轻就去世,祖母便带着他的父亲改嫁到了王家,自此,他父亲改姓王,他也就随了王姓。王世充的父亲曾是汴州长史,他自小也随着父亲读了很多书。不过,在他所看的书中,真正让他感兴趣的却是占卜算命的书。

喜欢了就会去研究,而占卜算命,免不了要听其言,观其形,王世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再加上他没理也能辩出三分理来的巧言诡辩,在隋炀帝时期,竟然步步高升。

擅长对上司谄媚奉承,让王世充的仕途之路很是顺畅,很快就做到了江都官监。江都是隋炀帝最喜欢去的地方,这又给了王世充机会。知道隋炀帝喜欢玉石雕刻,他就大量搜集玉石,献给皇上,说是从很远的地方得来的珍贵奇宝;知道隋炀帝喜欢美女,他就四处搜罗,用以取悦皇上……总之,皇上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他都能知道,也都能及时献上。

就这样,他得到了隋炀帝的喜欢和宠信。

除了谄媚奉承,王世充还有个绝技,那就是表演,论表演功力,王世充绝不在隋炀帝、李渊之下。在得知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围困(终得李世民使计得救)时,王世充竟然不听手下劝阻,连夜从江都出发,赶往雁门(他其实知道自己去也没用),一路上夜不卸甲,日不洗漱,整日蓬头垢面,哭哭啼啼,以示他对皇上的担心,对皇上的忠诚。

当然,等他到达后,隋炀帝早就被解围了,但这不影响他表达他的“忠心”。他的夸张表演,看似好笑,却感动了隋炀帝,再次给他加官晋爵。

王世充不仅在皇上面前表演,在属下面前也表演,可谓既能媚上,又能驭下。媚上是为了升官发财,驭下则是为了让人给他卖命。每次带兵出征,王世充都不忘把战利品赏给士兵,虽然那些战利品不值什么钱,但士兵们却很感动,一感动就会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

隋末政局混乱时,王世充也看出了隋大厦将倾,开始暗中结交英雄豪杰,广泛收买人心……在这点上,王世充和李渊父子一样,很有战略眼光。

只是,演戏者就是演戏者,再真的表演,也有不演的时候;再长的戏,也有结束的时候。慢慢地,很多人都看出了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时常背后捅人刀子的真面目。和他在一起久了,他的虚伪和阴险狡诈,也就显露出来了。

看穿他的人,对他生出了异心。秦叔宝、程咬金和罗士信三兄弟便是如此。

有天,三兄弟又在一起喝酒。酒过半醺时,罗士信率先发起了牢骚,称这一生太倒霉了,总是遇不到明主。

“早知他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何必投奔他呢?还不如……投唐。”罗士信喝得舌头打结,“投唐”两个字说得轻得被风一下就吹走了。

“谁说不是呢?可又能去哪里呢?”秦叔宝也喝晕了,没听出从罗士信嘴里飘出的“投唐”两个字。

“奶奶的!还不如我们拉人立山头,回瓦岗寨呢!”程咬金喝得满脸通红,头冒热汗。

“拉人立山头?”秦叔宝苦笑一声,摇摇头,叹口气道,“拉去了谁做头?你?我?他?哼哼……我们几个,闲散惯了,谁愿意做哪个头?”

“不能回瓦岗寨,又不愿意跟随王世充,那……”程咬金看看罗士信和秦叔宝,不说了,拽起一块鸡腿,大口吃着。

“知节兄(程咬金别名程知节),你倒是说啊”罗士信说,“说话怎么能说一半留一半呢?挠得人心痒痒的。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