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攻防战(第2/7页)

“让我喝三杯!”

“我一个人把它喝光!”

七百多部下争先恐后地喝着缸里的酒。这些从广州带来的直属部队,长期在乌兰泰指挥之下,亦染上了他的习性,大多蛮干而勇猛。由于在大洞山受到了教训,这次他们态度变得谨慎起来,先派出侦察队。

与乌兰泰相反,向荣这次仅带了二十人,轻装快马,抄近道北上。果如他所料,太平军企图扮作清军去夺桂林。

太平军避开了可能与清军接触的行军路线。广西境内的清军几乎都去同太平军作战了。各要路虽也留了守军,但人很少,以往数百士兵的基地,现在只几十人。士兵一少,防守范围就要缩小。只要太平军能通过侦察了解清军的分布情况,就可以避开清军绕道而行。从永安至桂林约一百五十公里,其间荔浦、平乐、阳朔等县,都有守军。若乘大洞山胜利之劲头前进,这等小县城皆不足惧,但太平军选择绕道而行,是以北上路线曲曲折折,他们共走了十三天。太平军绕过马岭,来到阳朔县高田时,连理文被首脑们叫去。

“连先生,您打算继续跟我们一起行动吗?”洪秀全问道。

洪秀全自称天王以来,声音更加庄重,说话也变慢了。他说话本就慢,如今更慢了,有时简直叫人有点发急。

“当然。”连理文答道。

“其实,我们是想请您到香港或上海去一趟。”杨秀清在一旁道。他当东王以来,倒跟以前没什么变化。

“香港?上海?”

“我们在想什么、在争取什么,可以通过行动告诉我们的百姓,但洋人却不知道。”杨秀清的话连珠炮似的朝连理文打来。

“洋人?”理文插嘴问道。

“对。我们已建立了太平天国。前途如何姑且不说,现在它也是万国之一了,应当得到万国的理解。我们不能直接让他们看行动,所以就必须要向他们说明。早在永安城时,我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您的意思是,要我向洋人说明?”

“不错。”杨秀清点了点头。

连理文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道:“要向洋人说明,就必须十分了解要说明的内容。我现在还不太了解,没有把握能说清楚。”

“竟至如此吗?”冯云山说罢,叹了一口气。理文在太平军中待了这么长时间,一向接近中枢,竟还说不了解情况,冯云山有点失望。

“我的意思是,我虽知道大体轮廓,但要向洋人说清楚,恐怕尚有难度。”

“那就没办法了。”杨秀清的语气干脆果断,他本就不那么积极。

冯云山似乎还有点不死心,大概最希望把对外宣传工作交给连理文的是冯云山吧。

“而况,我并不想离开。希望你们理解,我不能离开。”连理文总觉得现在的自己是在为某个事物的诞生做见证。究竟有诞生要什么,他还说不清楚,反正是一种新的社会、新的制度。他处在诞生这个事物的力量当中,他不想也不能离开。除了面前的最高领导人之外,一起同甘共苦的李新妹、苏三娘,还有罗大纲等人,也都为这股力量所俘获,相互结合在一起。

“就这样吧,”洪秀全用极缓慢的语调下结论似的说道,“就让仁玕一个人去想办法吧。”

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就这样被派去了香港。大概是对仁玕一个人去不放心,才想让连理文陪着。理文虽不想去,但对此却很是担心。洪仁玕当初并未随全家一同到金田,他在军中生活时间也不长,即便向洋人宣传太平天国,恐怕也会流于表面。

太平军前锋部队于二月二十八日近黄昏时到达桂林。兵力七万。在从永安到桂林这一百五十公里的路途中,太平军又增加了兵力。太平军每移动一次,人数都大大增加。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在起着作用。当然也有少数人脱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