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攻防战(第3/7页)

向荣一行已在晌午到达了桂林,这半天之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太好了!发贼们还未到,到底赶上了!”

向荣进城后,高高端起两个臂膀,然后猛地往下一放。样子好像故意做作,但他那安心的心情是丝毫没有夸张的。这一来,桂林便不易被敌人夺走了。即使最后失陷,责任也不会由他一人来负了。不过进城后,他感到失望。城内根本未做任何防御部署。桂林曾向朝廷报告说有团练民兵五万,显然是虚报的。“好吧,我来总指挥!”桂林城关系着他的生死。

太平军不知向荣已到城中。一切都在按预定计划进行。

夜晚,桂林城西南,文昌门外。清军旗帜摆了一大排。

一个身着华丽高级军官制服的彪形大汉,走到队列前面。

大汉高声喊道:“向大人回城!喂!给提督大人开门!有急事!赶快开门!”城里寂静无声。由于那大汉喊声太大,喊声停下后的沉默反令人觉得可怕。装作清军的太平军将士感到不安,均觉提督回城,城上应立马开门才是。

突然,枪声响起,箭如雨下。

“退!”一直在后方观察情况的杨秀清意识到计谋已被识破。

他早已准备好赚城失败后的对策——打包围战。太平天国有七万大军,而清军主力都在永安,又吃败仗,城内战斗人员自然不会太多。杨秀清认为,此时包围桂林,有胜利的把握。一阵枪声箭雨结束,只听城楼上有人大声喊道:“鼠辈们听着,你们不是说向荣大人吗?向荣大人早就在城中等着你们啦!你们那点伎俩,在穷乡僻壤可以骗人,在省城可行不通!”

太平军退了下来,在象鼻山和牯牛山构筑了阵地。这两座小山可以俯瞰桂林城内。应该说,向荣早来的这半天,对战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半天时间,他已将城外破烂的民房烧得一干二净,城外粮仓里的粮食也早被三千团练全部搬进城中。

当太平军到达时,城外一无所有。

“闻到煳焦味时就应当发觉了!”杨秀清在象鼻山阵地上反省道。

城外民房并不密集,点火烧着后也不会延烧成一片,是以太平军赶到时,火已灭了。也许是天色昏暗,军中并无人发现异常。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人确实闻到了些煳焦味。太平军死了八人,伤了五十多人,这些伤亡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据说桂林在太古时是海底,这里有很多石灰岩奇峰。象鼻山就是奇峰之一。山边有个大洞,名水月洞。跨越山洞的那部分山,好似大象鼻子,故名象鼻山。佛教中,普贤菩萨是骑白象的,此处既名象鼻山,山顶自然要供奉普贤菩萨。明代时,这里建造了一座宝瓶形塔,人称普贤塔。普贤塔一、二层呈八角,上面是圆瓶形,顶上是圆形伞盖,镶有两个圆的九轮。在二层北面墙壁的青石上,则刻有南无普贤菩萨的线刻像。象鼻山并不大,但山上有唐宋时代石刻六十余处,是关心书法的文人常要到访的地方。普贤塔高十三米有余。太平军在离塔不远处安上了大炮,从这里可以炮击城内。

从象鼻山可以看到文昌桥边的牯牛山,那里也筑了炮台。漓江从山前流过——这是桂林城的护城河。当时,城墙一般是用砖砌成。桂林盛产石灰石,城墙也由石灰石砌成,坚固得很。

“好喝!”

连理文打起水月洞下象鼻潭里的水,此潭以水质好而闻名。当地盛产一种“三花酒”,若酿此酒,非要用这象鼻潭里的水不可。包围战要打多久,谁也不知道,所以太平军对粮食和弹药都节约着使用,唯独对水没有限制。尽管到处都有水,但士兵们仍天天在象鼻潭边排着长长的队伍。

这里有着生活的气息。在作战时也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可说是太平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