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的政权(第5/6页)

3.发行债券。国民党在革命的时候就开始搞债券,上台之后,更方便搞债券了。“在1927-1935年间,南京政府财政部发行了38种内债,票面价值16.34亿元。”1936年,“又发生新债3.4亿元”424。而这些内债的用途并不是为了基础建设,而是军事需要。当然仅靠内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外债。

4.外国的支援。

当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后,外国对它的援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联俄联共之后,苏联就开始帮助孙中山,1923年3月,苏联给国民党提供了200万元的财政援助,黄埔军校创办时苏联政府拨给了300万卢布(约270万元),据说鲍罗廷还在1924年每月资助国民党35000元,并且资助党报和党的刊物。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向国民党提供了2.5亿美元的中期低息(3%)贷款,当然这是以实物的形式提供的,包括1937-1939年期间提供的1000架飞机,2000名志愿飞行员,500名军事顾问以及大量的大炮、军需品和石油,苏联的援助一直持续到1941年希特勒的军队开进俄国时才结束。425

当然,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的借款仅只是一小部分,从1937年至1945年,南京政府利用战时信贷和租借法案总共借了21.5亿美元,其中美国就占了18.54亿,剩下的是苏联1.73亿,英国1.11亿,法国是0.12亿。费正清说:“总之,外国信贷和援助帮助国民党政府度过了战争。”426

获得巨大的财力支持的蒋介石用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用钱实现了中央集权,然后用钱去完成消灭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东北易帜后,虽然说中国全境均悬挂起青天白日旗,服从南京政府领导,但是这种统一是有名无实的,冯玉祥虎踞中原,阎锡山扼守华北,李宗仁控制两广,张学良据守关外,均自成体系,他们在各自控制的地盘上,把持军权、政权、财政甚至外交大权,中央政府于他们素无权威,军政号令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基本无效。但是这时候的蒋介石相对于他们的优势就是有钱,一是因为占据了全国最富的长江中下游区域,二是作为中央政府可以对外申请到借款。

本想利用“编遣”去“削藩”,但引起诸派军阀不满。1929年3月,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反蒋,为稳住冯玉祥,蒋介石派邵力子赴豫会谈,除许诺200万外,还答应让他完全控制山东全境。蒋桂战争中蒋介石取得胜利之后,却违背了把山东交给冯玉祥控制的诺言,激起了冯玉祥的反叛。1929年5月,蒋冯战争又起,蒋介石同样用收买的手段,拉拢了冯玉祥的手下韩复渠、石友三和马鸿逵,一下子拉走了冯玉祥最精锐的10万部队,致使冯玉祥在5月27日就被迫通电下野。

1930年2月,山西的阎锡山与冯玉祥共同组织新的反蒋运动。同年9月成立新国民政府,阎锡山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原大战爆发。在这次大战中,“一群小军阀首鼠两端,在两边都派有代表,蒋介石出手阔绰,对于这些代表,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绝口不谈立场,也不要求他们站在自己这边,而阎锡山虽然也给钱,但斤斤计较。结果是被蒋介石拉过去的人越来越多,连本来倾向冯玉祥、阎锡山的人,也都纷纷翻了脸。”427最后,南京政府通过贿赂张学良1000万元并许以管理黄河以北全境,把他争取过去。9月18日,原本中立的张学良忽然打破沉默,通电拥护南京政府,呼吁各方“即日罢兵,以纾国难”,派20万大军入关占领北平、天津,北方政府失败。

蒋介石不但能通过金钱贿赂拉拢中间派,扩大统一战线,同时还擅于利用金钱来瓦解敌军。在中原大战的西线战场上,何成浚被蒋介石任命为第3军团总指挥,而他指挥的这个第3军团,其实就是前面所讲的“小军阀”混合成的杂牌军,包括徐源泉48师、萧之楚44师、杨虎城17师、王金钰47师、郝梦麟54师、刘茂恩66师,这些杂牌军有两个问题:一是作战能力差,靠他们去打仗有点费劲;二是立场不坚定,“一个不小心,没准就倒戈了”。但是就是依靠这样的军队,使得东线正在苦战之际,西线已经基本上被何成浚解决了。何成浚通过什么方法取得胜利的呢?用一些学者的说法是“用三千佳丽”。战争开始后,“何成浚从汉口调来一长列花车,停在战线己方一侧,花车里不仅有美酒佳肴、云烟云土,而且还有三千佳丽,几乎把个汉口有点模样的妓女网罗一空。自己这一方的军官自可然可以进去享受,对方排以上的军官想要过来,也欢迎,吃喝嫖赌之余,还可以带一叠袁大头走。”428“三千佳丽”成就了何成浚“杂牌军的领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