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第5/9页)

燕青遂向赵佶庄重地再揖一礼,朗声道,多谢皇上开恩。小乙要带给皇上的话是,山东梁山泊义军总头领宋江,为商讨接受朝廷招安大计,望请觐见皇上面议。

此言一出,房间里顿时变得静可闻针。

本来赵佶思忖,燕青之所求者,若非银两帮衬,就是想谋个官职。这都不是什么难事,能满足他就适当地满足了他得了,图个师师高兴就行。他万没料到,燕青张口吐出的,竟是这般石破天惊之语。

一时间,赵佶狐疑地盯住了燕青,师师则紧张地盯住了赵佶。片刻之后,赵佶喑哑而严厉地对燕青喝问一声,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燕青坦然地向赵佶抱拳回答,实不相瞒皇上,燕青乃是梁山泊步军头领之一也。

赵佶陡吃一惊,本能地站起身来就要呼喊侍卫。燕青未等赵佶呐喊出声,抢上一步逼至赵佶面前,软中带硬地道,请皇上少安毋躁,容燕青把话说完。若是惊动外人进来发生误会,恐对皇上龙体安全不利。

师师亦疾趋前劝道,皇上莫急,小乙并无恶意,不妨听他说完再作道理。

赵佶多次听说过梁山好汉如何如何厉害,他对眼前这个燕青虽不了解,但从燕青周身透出的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威风上,看得出此人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自己带来的那些宫廷侍卫未必是他的对手。况且燕青近在咫尺,若要动手,顷刻便可将自己擒于股掌之中,侍卫就是赶过来,又奈其何呢?

审时度势,赵佶知道现在任性不得。但心里的一团火却窝得他实在难受,他便转向师师斥道,这厮是梁山泊强人,你为何不告诉朕?师师慌忙跪倒,口称贱妾知罪。

燕青正色地对赵佶道,皇上容禀,此事却怪不得我师师表姐。小乙投奔梁山泊之事姐姐一向不知。方才小乙正要对姐姐诉说遭受小人陷害,被迫落草梁山的原委,皇上就来了。所以一切来龙去脉、情节缘由,其实皆尚未及告诉姐姐。皇上若要怪罪,罪责只在燕青身上。

赵佶见状,觉得不便当着燕青深诘师师,将局面弄僵,乃做出一副宽容姿态,让李师师平身。师师谢恩起身,就势劝慰赵佶,皇上请坐下吧,有话慢慢说来。

赵佶就坡下驴地坐回去,故作威严地对燕青道,朝廷早有招安旨意下达,尔等既欲接受招安,自与当地州府接洽便是。燕青道,方才小乙向皇上禀奏得很明白,关于招安事宜,我们总头领宋江请求与皇上面议。

赵佶听着燕青语气和缓而内里强硬的话,心里很不受用,皱了皱眉头道,朝政事务自有各部大臣各司其职,尔等有何事需要协商,可以去找相应的衙门,不必直接来找朕。燕青道,若是如此,这招安之事,恐就做不成了。赵佶不悦地哼道,怎的便做不成?

燕青平心静气地徐徐言道,此中的道理,皇上一听便知。梁山泊聚众起义者,多为朝廷上下的权臣奸宦、污吏贪官贪赃枉法、处事不公、横行霸道所逼。那些官吏与我梁山弟兄结怨甚重,纵然我等有化干戈为玉帛之心,他们亦断不会有容我等归顺之意。如果招安之事与他们去洽谈,其间不知会生出多少枝节,弄出多少手脚,到头来终是很难谈得拢。而且我梁山弟兄对他们的任何承诺,也都是信不过的。如此去谈,招安大计显见得必将成为泡影。招安不成,固然对我梁山泊不利,对大宋王朝宁有利乎?目下我梁山弟兄所衷心信赖者唯有皇上,以为唯得皇上之圣谕,方能扫平一切明障暗礁,而令大事顺利成就。是以,我山寨的总头领宋公明哥哥才不避艰险,亲赴汴京求见。我燕小乙才不揣冒昧,来找师师表姐牵线搭桥。其间之诚意苍天可鉴,此中之苦心望皇上明察。突兀冒犯之处,亦唯乞皇上谅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