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3/5页)

赵佶这才魂魄归位,如梦方醒地舒了一口气,开口问道,你二人如何来到此处,还带来了众多兵马?童贯、高俅就禀道,臣等闻知太上皇南下进香,念及局势动荡,唯恐途生不测,特率本部人马前来护驾。赵佶问,是皇上让你们来的吗?童贯、高俅回答,因护卫太上皇心切,行色匆匆,未及奏明皇上。

赵佶稍稍一转脑筋,便猜透了这两个人跟随而来的真正用意。但不管怎么说,身边增加了这样一支兵强马壮的护卫大军,总是一件好事。而且童贯、高俅这两个人,总体上说算是死心塌地追随他赵佶的人,有这两个人护驾,诸事会方便得多。因此赵佶便不再追究其离京意图,乃豁然而笑道,二卿忠心若此,予心甚慰。二卿所率部伍,即充为予之进香卫队可也。

一场虚惊过去,众皆额手称庆。这时有些人就觉得方才赵佶那副草木皆兵的丑态非常好笑,但没人敢表露出来。

接着装载着赵佶一行细软的车辆也赶到了江边。扬州知州便上前恭问,太上皇是要在这里住些时日,还是现在就过江?

按赵佶的原意,本是有在此住一段时间的念头。他诵读过不少前朝文人吟咏扬州的诗句,对这座以风流蕴藉闻名于世的南方古城很感兴趣,对淮扬歌伎之芳姿艳貌亦早有耳闻。既然到了此地,何不饱览一下其中的旖旎风光?但是方才的这场虚惊动摇了他的这个想法。这里似乎仍然不够安全。他踌躇了一下,向童贯、高俅问道,二卿之见若何?

童高二人自然是希望跟着赵佶跑得越远越好,就异口同声地道,为保太上皇平安,乃以过江为上。赵佶点头道,那么便依二卿之意。

对于扬州的地方官来说,赵佶过江不过江各有利弊。赵佶不过江,童贯、高俅的部队便要随其驻扎扬州,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扬州的防卫力量,对应付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和抵御极有可能突破中原挺进江淮的金军,具有很大的好处。但这些人马留在扬州,带来的压力和麻烦也很大。别的不说,仅钱粮开支一项,就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赵佶过江,带给扬州的好处没了,可是压力和麻烦也没了。背着抱着一般沉,所以扬州的知州和通判在心里盘算下来,也不觉得太上皇立马要走是多么大的遗憾。听了赵佶的旨意,他们便命令属下去指挥差役将赵佶等人的行李装船。

没想到这时又出了事:有人阻拦差役们装船。

阻拦装船的是当地的平头百姓。原来,百姓们自昨日闻知太上皇驾临扬州,且要由此前往江南,就有不少人不招自来,纷纷聚集于渡口,意欲劝谏赵佶中止南下逃亡之旅。方才赵佶一行仓皇逃奔江岸,又惊动了许多民众跟来观望。此时闻风来到江边的人已说不清到底有多少,放眼望去只见是密密匝匝一片人海。一些渔船也从水面上围拢来,你拥我挤地堵住了航道。一见赵佶要走,百姓们情绪激昂一拥而上,皆恳请太上皇以社稷安危为重,坐镇扬州竖起抗金大旗。霎时间四面八方的民谏声便势如狂潮席卷了江岸。

扬州的知州和通判感到这事有点棘手,两人商议了一下,就去请示赵佶,是否可暂缓过江。

赵佶见状,恼火得很。他对这种带有要挟性质的百姓请愿十分反感。而且人们越是请求他留下,他越觉得这个地方危机四伏非久留之地。于是他沉下脸来下令,速将周围的民众驱散,不得耽搁他的渡江时间。

知州和通判只得让下属分头去劝百姓离开,两人亦亲自去往来奔走喊话。但百姓对他们的规劝根本不听,任凭他们喊叫得声嘶力竭喉咙干哑,不仅无人后退一步,向江边围过来的人反而越来越多。那知州和通判焦灼无计,额头上都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