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秦中衰(第7/15页)

答案跟现实一样,打不过。

秦桓公又不得不郁闷地退兵。

过了两年,那个晋景公死了,他的儿子晋厉公即位。

晋厉公刚当上老大时,也像他老爸一样,觉得秦国仍然是个麻烦国家,如果不跟他们搞好关系,你就会麻烦不断。于是派吕相当全权大使,向秦国递交国书,恢复双边高峰会谈。

你不知道吕相这人是谁吧?

告诉你,他就是那个魏锜的儿子。魏锜的封邑在吕,所以人家就叫他吕相。魏锜长得很猛,全身肌肉很发达,头脑也很简单,但这个吕相却斯文得很,从小到大都是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文章写很好,口才也不错。

吕相见到秦桓公后,向秦桓公表达了晋国要跟秦国恢复帮交关系的良好愿望。

秦桓公当时一口答应。于是,双方商定,在令狐举行一场秦晋高峰会谈,双方的一把手都出席会议。

晋厉公听说秦桓公答应得很爽快,当然很高兴,老早就带着晋国代表团来到令狐。可秦桓公来到王城之后,大概认为,晋厉公算什么?为什么自己一定要亲自去跟他签这个合同?于是就在王城那里住了下来,史颗叫过来说:“你当老子的全权代表,渡河过去,跟晋国签了这个和平协议。要是他觉得你资格不够,不签也行。反正这个世界早就不太平了,什么协议都是个屁。”

晋厉公最后只等来个秦国的大臣,心里当然很不爽,可这个高峰会谈是自己提出来的,不签好像实在讲不过去,只得跟史颗签了。不过,晋厉公也派锜锜到王城那里跟秦桓公签约,算是挽回一点面子,然后很郁闷地回去了。

秦桓公看到晋厉公被他玩了一把,居然一声不吭,觉得这小子估计也是个软蛋子,是可以欺负一下的。于是,他回到首都后,马上派人去找狄部落,说想与其再合作一次,把晋国痛打一顿。狄部落当然答应。

于是,秦桓公马上大声宣布,他们与晋国签订的条约从现在起作废,已经丢进了历史的垃圾箱。然后跟白狄再次过去攻打晋,可仍然打不过晋国。

这一战,对于秦国而言,直接收益为零,但间接损失却巨大。

因为,晋厉公觉得自己被秦桓公耍得太没有脸子了,协议上的墨水还没有干,媒体上的声音还没有停,你就直接打了过来,你以为你就会打仗?就你会发动侵略战争?

晋厉公知道,对秦桓公这样的人不狠狠地打击一下,他是不会老实的。当然,他知道,秦桓公的水平虽然很菜,秦国现在的综合实力虽然不强悍,但秦到底是个大国,这么多年的积累,算起来还是有实力的,如果光靠晋国去死磕,即使真的可以把秦国痛打一顿,但晋国也会累得无力喘气了。而现在楚国就在晋国的南面,正紧盯着晋国的一举一动,如果跟秦玩得损伤太大,到时在楚国面前就抬不起头来了。晋国有个传统,当了这个霸主之后,老是认为这个霸主是他们家的,后来给楚庄抢去,他们就天天思考着要抢回来,抢回来后,又想着如何巩固起来。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头号对手不是秦国,而是那个曾经从他们手里抢走霸主招牌的楚国。因此,在跟秦国交手时,他们得把楚国考虑在内。楚国在庄王死后,也变得有点老实了。现在倒是秦国不断地过来撩拨他们。他们知道,晋与秦迟早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他们就转而开始跟楚国建立友好关系——咱两国打到现在,也该告一段落了吧?

他们为了跟楚国搞好关系,此前是做过很多努力的。早在公元前582年,晋景公就主动释放了楚国的战俘钟仪。

这个钟仪原本是楚国的一个古琴演奏家,楚国的领导人都是他的粉丝,楚国的领导人就是出征也带着他到军里表演。在一次楚郑之战中,大明星成了郑国的战俘。郑国就把他送给晋国。晋国当时也不在意,把他放到劳改场里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