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个天下更乱了(第8/14页)

于是,继续向赵国进攻。

公元前280年,白起带着秦军与赵军大战,取得巨大的胜利,斩首二万,光狼城归于秦国的版图。接着,司马错又带着陇西的部队,南下楚国,直接攻打楚国的黔中,并轻松地拿下。

楚国此前曾在那里制订伐秦的计划,哪知秦兵来了,他们的胆子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们怕秦兵继续打过来,忙派使者去跟秦国谈判,请秦国不要打了,汉水以北还有上庸一带全划给你们,行不行?

秦国高层当然一脸笑容地表示笑纳。

可笑纳之后,却没有叫停他们对楚国的军事行动。

秦王又把白起叫来,让他也参与打击楚国的战斗。白起比司马错更狠,一口气占领鄢、邓、西陵等地。

白起一来,楚国很倒霉,但赵国却松了一口气。

其实秦国并没有轻松起来。秦王知道,赵国虽然连续败了几场,可他们的实力还在,要是他们趁白起对楚用兵时突然反攻倒算,还真的难办,于是便派人去找赵国,说咱们巩固一下双边关系吧。在所有的诸侯当中,只有咱们的祖先是同一个。呵呵,秦赵两国以后的口号是同一个祖先、同一个梦想。

基于此,两国举行了一次国家元首级别的会晤。会晤地点在渑池。

赵国此前不断地被秦国打败,丢失的地皮已经很多,现在看到秦国大兵刚主动辙走,哪知这个请柬又送来了。去吧,那个楚怀王的例子还活生生地摆在面前;不去吧,不光没有礼貌,而且会对以后两国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赵王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不去最安全。

但廉颇和蔺相如却说:“去,一定得去。如果不去,就会显得咱们赵国太垃圾了。”

现在这两个人是赵国最牛的人,也是赵王最信任的人。他看到两人都说去,那就只有去了。

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去的,蔺相如还跟着。

廉颇把他们送到边界上,对赵王说:“你们从这里去渑池,来回行程最多三十天。如果三十天你们没有回来,就说明秦国把你们扣留了。我就马上立太子当王,断了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赵王没有办法不同意。

秦、赵两国元首终于在渑池会面。

他们在那个团结友好的氛围中,到底都谈了些什么,做出了什么样的合作协议框架,历史上没有记载,倒是记载了一个大大有名的故事。

秦昭襄王看到赵王果然脸色煞白地来了,还带着那个上演过“完璧归赵”精彩大戏的蔺相如,心里很高兴,天天都请赵王喝酒,吃秦国当地的土特产。

这一次,秦昭襄王不想像平常的宴会那样,请个伴奏队来,而是请赵王过来,举行一场赵王渑池酒会独奏。

赵王没有办法,只得拿着乐器演奏了。那时不像现在,你会拉个二胡,人家也会说你这个领导多才多艺啊,可以到处拉风一把。可那时,大家都认为吹拉弹唱,那是下等艺人做的,领导贵族只能听。也就是说,谁听谁高贵,谁弹谁下贱。

赵王演奏过后,脸色很难看。

秦王欣赏过后,脸色很灿烂。

当然,如果只是高兴了一把,哈哈笑着鼓一下掌,后面的故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哪知,秦昭襄王的高兴有点儿过头了,在笑着表扬了赵王的演技之后,还叫来史官,口授了一段文字: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鼓瑟。

赵王看到史官将这一段认认真真地写在竹简上,知道自己为秦王鼓瑟这一笔注定要垂之久远了,心里气得要命,骂完秦王又骂蔺相如和廉颇,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老子前来。说什么不来会让赵国丢脸。现在来了,这个脸丢得更大了。

这时,蔺相如出场了,他跑到秦昭襄王的面前,大声说:“我家大王老早就听说大王敲瓦盆的水平很高。现在请大王来个敲瓦盆独奏,让大家开开眼界。请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