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个天下更乱了(第9/14页)

秦昭襄王一听,差点儿大爆粗口,你这个蔺相如也太缺德了。老子不敲,看你如何。你想敲自己去敲。这里到处有瓦盆。

蔺相如不顾秦昭襄王的大怒,跑到边上拿到一只瓦盆,然后跪到秦昭襄王的面前,大声说:“瓦盆来了。请大王敲敲!”

秦昭襄王大声说:“我不敲!”

蔺相如冷冷一笑,大声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五步之内,我就可以血溅大王!”

秦王的卫士们哪想到会发生这个事,一时都拔出大刀,要砍蔺相如。

蔺相如绝非长得高大威猛,可这时他突然怒目圆睁,大声呼喝起来,那些卫士居然都畏缩起来,不敢下手了。

秦昭襄王一看,知道真的碰到猛人了,自己要是硬着头皮不敲,只怕这哥们儿立马变成刺客,那可不好玩。只得在瓦盆上敲了一下。

蔺相如大声道,赵国史官何在?

赵国的史官走了上来。

蔺相如向他口授了一段文字: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昭襄王虽然脸色难看,但事已至此,也就没有办法了,谁叫自己缺德在先。现在吃亏在后,也只能无语了。

秦国的大臣们看到蔺相如多次让他们的老大丢脸,显得他们太没有用了,便都说,请赵王用十五城给大秦帝国的老大祝寿。

你听,讲出这种话的人,是多么弱智。这样的话要是能难倒蔺相如,那他还是蔺相如吗?

他们的话还没有画号句,蔺相如就大声说,那请秦国也把咸阳送给赵王当祝寿的礼物吧。

秦国的大臣们一听,个个都觉得自己真是比这个蔺相如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于是他们觉得只有把赵国打个大败才解气——现在这个社会是实力说了算,而不是嘴巴说了算。

可秦昭襄王知道,现在赵国的实力不可小视,况且还有廉颇这样的名将在,打得不好,那就完了。因此,他没有对赵国开战。

蔺相如在秦国这边为赵国大大地争了面子,让秦国君臣颜面尽失。赵王觉得这个蔺相如真好。于是,回到赵国之后任命蔺相如为上卿,比廉颇的级别还高一格(有个故事叫《将相和》,说蔺相如回来之后就被任命为相国。其实当时赵国的相国是平原君赵胜)。

于是,老将军廉颇就不高兴了:我为赵国打了无数胜仗,打得头发胡子都已经白了,才有现在这个位子,你就跟赵王跑一圈,争了个面子回来,就可以当我的领导了?你以为秦王不敢杀你,是怕了你?他们不敢对你动手,不敢杀向赵国,是怕了我啊。你在那里表演的时候,我陈兵边境,这才保证了你的安全。不信,你自己去跟秦王玩玩,看他还放你回来吗?现在你比我的级别还高,我这张脸真没有地方放了。

他到处宣称:以后见到蔺相如,我一定好好地教训教训他。

这话很快就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处处留心,尽量避免跟廉颇相见。即使要上朝,只要廉颇在,他就称病不朝。有一次,他在大街上远远看到廉颇骑着大马,威风凛凛而来,就急忙叫手下赶快把车赶到小巷里躲避,搞得像逃难一样狼狈不堪。

蔺相如的手下对他的这种行为都很不满,当了国家一级公务员居然还这么胆小,连我们都觉得没有面子了。

那个韩勃直接对他说,上卿大人,你为什么一定要怕廉颇?我们都不怕他啊。

蔺相如笑了笑,说,你们帮我看看,是秦王厉害,还是廉将军厉害?

所有的人都说,当然是秦王更可怕。

蔺相如说,你们说得绝对正确。秦王那么厉害,我都敢于在秦国的地盘上当着秦国大臣们的面,大声侮辱他和他所有的臣子。难道我还会怕一个廉将军?现在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那就因为我和廉将军在啊。如果我们两个斗起来,赵国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我躲廉将军,是为赵国而躲。在任何一个地方,国家的利益才是第一的,个人的恩怨算什么?以后你们看到廉将军也要像我这样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