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统天下(第5/11页)

我们从楚国的国号就知道,楚的意思就是落叶灌木。全国人民基本都在原始森林里抓革命促生产,过着原生态的生活,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使他们在好长一段时期里,基本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楚国的领导人估计对这个安排是很生气的。他们在楚国当家做主之后,就从来不跟周王朝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后来,他们发现,他们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基本都处于未开发状态,让他们的发展空间实在太大了。其他诸侯,都没有这个优势。不久,他们就成了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他们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无视周王朝了。

于是,他们称王。在旗号上与周王朝处于同一个档次。尽管有时他们仍然奉周为上级领导,但那只是当他们处于疲软时期采取的一种策略。

不但是周王朝,就是其他强势诸侯国家也不敢对楚国怎么样。当年,管仲很牛,齐国也很强大,其他国家也跟在齐国后面当小弟。可是管仲兵发楚国边界,就不再打了,只找了一些借口,做好形象工程,在面子上占了一些便宜,就打道回府。

这是一个连管仲都只敢大声谴责、不敢动真格的国家。

如果楚国能连续出现几个楚庄王,那中国历史还真的得改写。

楚国后来虽然还很大,但已经不强,全是一副虚肿的状态,而且多少年来,没有出现一个能拿上桌面的国家元首,倒是内部争斗从不停止,高层互杀,已经成为常态,只是仗着国土面积大,战略纵深长,其他国家才不敢打他们。而他们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却越来越低。

最后是秦国看穿了他们的本质,终于一举把他们搞定。

楚国这个有着悠久强大史的国家就这样完蛋,他们一共存在了八百一十九年。秦国比他们嫩多了。

但这个社会永远比的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比过去进行时。比的是当下的实力,而不是悠久的历史。只有时时刻刻把现在的事做好,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时时刻刻把心态放到悠久的历史里而不思进取,以为我们的历史悠久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这样的国家一般是没有出息的。

楚国的灭亡,对其他诸侯国的震慑作用是十分有显著的。

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口啊,就这样完了,其他国家还能守得住吗?

灭齐

当时,国力稍微强大一点儿的,只有齐国和燕国了。

齐国和燕国又是两个传统冤家,即使到了现在仍然没有和解的意思,更加没有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一把的意图。

于是,在灭楚的第二年,也就是始皇二十五年,嬴政对王贲说:“你去把燕国也搞定了吧。”

这时的燕国已经跟原来的燕国差得远了。燕国本土早已经被秦国占领,他们现在是占据着辽东,在那里呼吸着冰冷的空气,瑟瑟发抖。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是希望秦国人怕冷,不要到辽东来就好了。

但秦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冷?

王贲带着一支部队来到辽东。

燕国连个抵抗的动作也没有就被王贲收拾了。

燕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个不算强大的诸侯,但他们的祖先很牛。燕国的开国君主就是那个有名的召公。这哥们儿曾经与周公一起,把持周王朝的朝政,在历史上制造了一段“周召共和”的佳话。而且召公的后代经常在朝主持全面工作。但他们也跟周公一样,自己很牛,子孙却很不过硬。他们封国所处的位置也十分不幸。

燕国在最北部,得为中原诸侯拼命挡住北方的少数民族,几乎难得搞几年和平建设,所以国力从来就没有突出过。所以,当他们一直接面对秦国的时候,他们除了亡国,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虽然后来,很多人都把燕国的失败怪到太子丹的头上,说他太急躁,这才引火烧身的。其实,他再怎么不急躁,秦国仍然要灭掉他。其他国家没有太子丹,也没有谁派刺客去砍秦王,做对秦国有刺激的动作,但秦国仍然毫不客气地搞定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