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5/35页)

范增的初衷是为项梁争取民心,但是,客观上为项羽制造了麻烦。这件事我们不能全怪范增,建议是他提的,但是,最终是项梁同意的。如果项梁不同意,范增的建议也就不可能得到执行。

宋人张耒写过一首题为《范增》的诗:

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

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

此诗批评范增建议立楚怀王,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政治被动。

再比如,彭城之战后,刘邦派人说服黥布叛楚归汉,使者对黥布说楚兵虽强天下,负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一个杀义帝,竟被看做是“负不义之名”的主要理由。

第二,政治幼稚。

范增虽然年七十,号亚父,其实,他在政治上也非常幼稚。

以项羽入关为例,项羽两次“大怒”,做出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决定。

对于项羽这一决定,范增给予了全力支持;但是,依我看来,范增的支持远远不够。范增赞同项羽决定的理由是两点:

一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二是“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看看这两条,真让人啼笑皆非!

项羽此时二十七岁,看不清他与刘邦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这可以用年轻为释;但是,范增可不年轻了。如果范增参加项梁集团时已经“年七十”了,那么,在项羽入关之时,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了。

如此年纪,如此阅伐,至少不应该再幼稚了吧,其实非也。范增力主军事消灭刘邦的理由是如此两点:一是刘邦入关之后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这两点看法实在没有谈到点子上,最关键的一点是刘、项二入关系已经走到历史的拐点,范增也并未看清这一点,所以,他无法用这一点启发项羽,项羽因此在入关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不知道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误了项羽的大事。

范增这位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未能帮助项羽认清秦亡之后的天下大势,实在令人遗憾。

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的暗示屡屡不应,范增应当懂得项羽此时已经为刘邦所惑,自己最该做的事是启发项羽,而不是私下动手,派刺客舞剑,既不能成事,又暴露了项羽集团内部的不和。特别是张良辞行之事,项羽已经收下了张良的礼物,范增却将张良的礼物当场击碎,并忍不住慨叹“竖子不足与谋”,怒斥项羽。这些都不是一位谋士所为,好像是一位初出江湖、任性而为的少年侠士。

项羽做过许多傻事,但是,当项羽做这些傻事之时,我们看不到范增的影子,这太令人费解。

比如说,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范增没了影子,好像上天烧香未归;比如说,项羽要杀秦王子婴,范增也没得影子,一句话也没有,又上天了?比如说,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王,范增是预其事者,但是,项羽的分封犯了两大错误:一是失封,二是错封。该封的未封,不该封的却分封了。项羽的这一错误直接导致分封之后田荣率先在齐地反叛。范增看不出项羽在分封诸侯问题上的错误吗?如果他看出了,为什么不置一词?比如说,项羽得知刘邦杀回关中,却偏偏要去齐地平定田荣之乱,放过刘邦,让刘邦在关中成了气候,使关中成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大本营、根据地,此时也不见范增的踪影,莫非又上天了?比如说,刘邦策反黥布,使项羽少了一员虎将,损失巨大,范增呢?他在干什么?为什么每逢项羽犯错误之时都看不见范增的影子?究竟是谋士还是吃客?是司马迁埋没了范增的功劳,未将它写人《史记》之中,还是范增所有这些都看不出来?如果这些问题都看不出来,要这种谋士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