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六次东征(第2/4页)

如果有人认为罗马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会好转,那就错了。何诺的继任者格里高利九世年纪更大,而且对腓特烈同样不满。在格里高利看来,腓特烈就是个善于撒谎的骗子,必须用铁腕手段整治,绝不能宽容他的拖延。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腓特烈选择了意大利港口布林迪西作为起航点。德意志军队开始陆续在这年夏天跨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不过没过多久,情况就开始变糟。天气实在太热,物资供应也没有跟上,清洁的饮用水严重短缺。在不卫生的环境下,疾病开始蔓延,数千名士兵直接选择了打道回府。

尽管军队数量因此减少,不过帝国舰队还是准时起航了。然而,皇帝本人不在其中。他与宫廷官员选择了另一条更加悠闲的路线,直到8月底才抵达意大利。不过他至少出发得很及时,教皇并未追究他8月15日未能离开欧洲一事。

格里高利松了一口气,但他的愉快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腓特烈出发仅3天,军队中就暴发了瘟疫,船上许多士兵因此病倒甚至死亡。皇帝本人病得尤其严重,以至于部下开始担心他的生命安全。最终他决定到最近的意大利港口休养。幸运的是舰队没走太远,疗养胜地那不勒斯就在附近。

腓特烈知道教皇的愤怒谴责很快就会临头,因此火速写了一封信,解释了自己的遭遇。他指出大军仍然在途中,一旦自己身体康复就会赶上他们。

然而这个解释太无力,也来得太晚了。教皇亲眼看着腓特烈12年来不断地推迟东征,对此已经忍无可忍。皇帝之前说过愿意为背誓受到怎样的惩罚,现在就来成全他。1227年9月29日,格里高利九世以腓特烈装病逃避东征誓言为由,正式将其逐出教会。

这份宣告让一切陷入了混乱。在封建社会,逐出教会是超越底线的惩罚。一切品行优良的基督徒都不应该再与腓特烈有来往了,而所有与其相关的封建联系和义务也就此解除。以任何方式收留和协助他的人将受到同样的谴责。理论上说,腓特烈的头衔、土地和财富都被剥夺了。

腓特烈对此完全无视。他公开宣布将于次年5月重新上路,也不再理会教皇狂怒的消息。当他说到做到,在春天再次出发时,全欧洲都大为愤慨。无论之前的十字军东征有多失败,至少也是为信仰行动。受绝罚者即使加入东征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他还是这次东征的总指挥。所有十字军的灵魂都会受到连累而堕落的。

然而,腓特烈对灵魂不感兴趣,他在乎的是王位。他的妻子——耶路撒冷女王约兰德不久前因为产褥热而死,他与王位的联系也因此中断了。不过真正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他本来计划以女王丈夫的身份统治耶路撒冷,如今换成摄政王的身份来统治也一样轻而易举。绝罚的事情不用担心,格里高利日后总会找到原谅的理由,如果他不原谅,在下一任教皇那里也还有机会。

不过格里高利九世可一点儿也不打算改变主意。在腓特烈乘船离开意大利的时候,教皇正忙着给十字军国家的领导人写信。他愤怒地表示这个无耻的皇帝是信仰之敌,禁止任何人与他有任何联系。

毫不令人意外,终于抵达巴勒斯坦的腓特烈受到了冷遇。然而,十字军国家内部也存在分歧。神职人员和骑士团不需要他,但贵族们对于一切帮助都是来者不拒的态度。

这些都丝毫没有困扰腓特烈。与之前的东征者不同,他对圣地穆斯林的复杂政治局势了如指掌,打算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做文章。他不需要强大、团结的战力,只需要有一支表面上阵容齐整的队伍即可。十多年来,光是他的名字就足以震慑巴勒斯坦的苏丹和埃米尔们。如今他亲自来到了这里,也许虚张声势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