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一:严嵩死磕徐阶(第11/22页)

夏言被杀时,徐阶是部级副长官,朝中这个级别的官员有一大帮,尚属人微言轻,我们找不到徐阶在挽救夏言上出过什么大力的证据。

嘉靖二十八年,即公元1549年,夏言被杀的第二年,徐阶出任嘉靖朝最为重要的礼部尚书。

在其他朝代,礼部并不是一个受人看重的部门,之所以在嘉靖一朝变得特别重要,时常从这个部里提拔大学士,是因为嘉靖皇帝屡屡在礼仪祭祀制度上折腾事儿,而且,他在修玄崇道时特别需要礼部的襄赞。

徐阶能够坐上这把交椅,和他极其出色的青词写作,有着极大的关系。《明史》记载说,由于徐阶撰写的青词深获帝心,以至于被皇帝专门召到无逸殿去值班。结果,连徐阶被推荐担任吏部尚书时,皇帝都下令不许。意思是不愿意徐阶离开身边,他需要徐阶随时为自己撰写青词。

这种情形,令已经担任首辅的严嵩极度不安。年过七十的老首辅无法容忍这个夏言奖掖过的小个子,更无法容忍皇帝欣赏除自己之外别人写的青词。

第二年,即嘉靖二十九年,岁在庚戌,是为公元1550年。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庚戌之变”,蒙古族骑兵以边境贸易的缘故,在俺答的率领下,大破明军,长驱直入,直薄北京城下。嘉靖皇帝召见大学士们和礼部尚书徐阶,问他们准备以何策对之。严嵩以此事由边境朝贡贸易引起,一句话就把火引到了徐阶身上:“这件事情应该由礼部负责。”徐阶虽然不懂军事,却懂得孤军深入的大部队最怕旷日持久。于是,献上一条虚与委蛇以待援兵的疑兵加缓兵之计。结果,后来的发展基本被徐阶蒙对了。

就在这一次,发生了严嵩断送兵部尚书——国防部长性命的故事。

当时,大兵压城,兵部尚书向首辅请示方略,首辅点拨他说:“若是在边境上,打败了还可以找理由,在天子脚下失利,谁负其责?这是一帮饿贼,吃饱了自然远走高飞。”这位帝国最高军事长官居然就此办理,任敌人在城外烧杀抢掠。后来,如徐阶所说,援兵陆续开到,敌寇也抢掠得差不多了,于是,真的远走高飞了。

然而,城中的皇亲贵戚和大宦官们不干了。原因是,他们的大部分产业都在城外,此次损失最为惨重的倒成了这帮家伙。千夫所指之下,这位兵部尚书锒铛入狱。据说,被抓走前,严嵩就告诉了这位尚书一句话:“有我在,必有你在。”

于是,尚书一口咬定,不派兵出战的决策端出自自己,与别人没有关系。就此,皇帝下令将其处死。据说,直到刽子手的大刀已经提在手里了,这位尚书还在等着严嵩来救他。最后,大刀举起来时,他嘶声喊叫道:“嵩贼误我!嵩贼误我!”从而,为他的家属和在场者留下了这段记载。

有两件事情,差一点让皇帝恨上徐阶,并险些被派个苦差将其逐出京城。一次是请求早立太子,一次是为已故皇后安葬。本来这都是礼部分内的事情,且徐阶的报告也都符合帝国规定。谁知,不合皇帝心意,“帝大怒”。吓得徐阶赶快撤回了自己的提案,并立即重新上了一个完全顺从皇帝的折子,才算把事情缓解下来。据说,当时,严嵩听说了徐阶上的折子后,很高兴,马上和儿子严世蕃商量,看看如何给他再上点眼药,突然听说徐阶已经悄悄撤回原议,方才悻悻作罢。

有一天,严嵩和皇帝聊天,聊到了徐阶,严嵩先是把徐阶夸奖一通,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徐阶这个人缺的不是才华,是多了一点儿二心。”有一种说法,说是皇帝颔首,对此深以为然。

徐阶危矣。

有史家评论徐阶之为人时,说他“外示人以名节,内济之以权术”,和他的隔辈老师王阳明几乎一模一样。清末民初的章太炎,把徐阶和王阳明相提并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