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难容(第2/4页)

“至八月初,得知京中事变,惊骇下动了胎气,于八月初八,在船中生下二子一女,子壮而女弱。”

“奴本为下贱再醮之身,不配侍奉殿下,只求殿下可怜,能收养三个孩儿。”

“奴别无所求,只求三子此生,男不为王公,女不抚蒙古,能知礼存孝长大成人便可。”

“若是,殿下因身份之故,不便接三个孩儿进宫,可否接女儿进宫调养,她未足月,身子太弱,奴江湖之女,无落脚之家,实不配为人母……”

看至此,贾琮眼睛微微湿润,却不愿再看下去了,问李义道:“十三娘在哪里?”

李义抬头看着贾琮,扯了扯嘴角,满面为难,终究颓丧低头,他不能背叛茶娘子。

贾琮见之先是暴怒,恨不得让人杀了他,可是看着他满面伤痕,张虎白发苍苍,一只手臂却都不见了。

当年在扬州时,他们还不是这样的。

强咽下怒气后,贾琮又看了眼三个襁褓,然后目光远眺四周。他就不信,茶娘子会忍心不送孩子最后一程!!

皇城根下固然有不少车马官轿和行人,但总归有规律可循:它们多为官员所有。

纵是宫中奴役的车驾,至少也是光鲜的。

但在御街拐角几不显眼处,却停了一架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破烂的马车,静静的停在那里。

贾琮眼睛一亮,双脚一叩马镫,驱使坐骑往那里赶去。

周围禁军匆忙跟上,李义、张虎二人见之,登时面面相觑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

随着贾琮御马渐渐靠近,那架马车竟缓缓驶动起来。

只是这个时候,展鹏早带人围上前去。

周围的车马骡轿被驱散开来,行人退避。

看到赶车的那个老妇,贾琮认出了她便是当初茶娘子身边跟着的那位身手不错的老婆婆。

微微颔首后,贾琮翻身下马,挑开了车帘。

一股有些刺鼻的气味冲了出来,车内,脸上不见一丝血色,苍白的脸上挂满泪珠的茶娘子,连看都不敢看贾琮一眼,却仍要挣扎着起身与他见礼。

一张脸,瘦的快没巴掌大小,气息孱弱……

贾琮随手放下了车帘,不止车内的茶娘子怔住了,赶车的婆婆更是勃然大怒!

就要为车内那苦命的女子讨个公道,却听贾琮下令道:“立刻将车赶进宫,停在崇仁殿。招齐太医院所有御医即刻赶至东宫,另外,让孙老嬷嬷也来,她更是妇孺圣手。告诉他们,不能留下病根,救不好十三娘,孤决不轻饶!”

王春忙让随行宫人去传旨后,贾琮又对展鹏下令道:“将三个孩子都送进特护室,好好看养起来。等太医和孙老嬷嬷看治完十三娘,再去给孩子瞧瞧。”

说罢,翻身上马,听到车里传来轻泣声,顿了顿,却没有停留。

此刻不是多说什么的时候,大人孩子都耽搁不起。

他也要立刻前往慈宁宫,和太后、武王将事情说清楚。

这件事,并不容易,朝野内外,都不容易。老婆孩子自然要接进宫,还要光明正大的接进宫!

贾琮刚一出发,身后即刻有宫人牵动马车,又有侍者火速取来宫辇,接了三个婴孩,一并入宫。

整个皇城,都为东宫宫门前发生之事,轰然震动。

……

慈宁宫,寿萱殿。

太后凝神而坐,武王面色也有些肃重。

贾琮将他何时结实茶娘子,又如何收服,又如何为其所用,成为其极大助力,更将阖家谋生之后路,交与其手。

甚至十三娘除夕与他圆房时,仍为处子身都说了遍。

最后,贾琮沉声道:“太后,父皇,儿臣知道人心险恶,也知道世言如刀,但是儿臣受茶娘子恩惠极重,亦十分敬爱于她。至今在江南绿林,关家之名,仍是一诺千金的高义之名。她是儿臣的女人,她所诞下的,是儿臣的骨肉。所以,儿臣要接她们回家。”